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紫砂泥料呈现出不同特点

时间:2023-08-22来源:博客 作者:一壶紫砂的博客浏览:
从明代到民国紫砂泥料呈现出不同特点,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明末清初 明朝时候,紫砂泥制作工艺尚不完善,泥料目数大约在25~30目之间,而且里面颗粒状粗砂较多.即使是明末清初时期,泥料仍然十分粗糙,胎壁厚实,云母较多.此时期在采矿时也并没有分类,所有泥料混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从明代到民国紫砂泥料呈现出不同特点,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明末清初
  明朝时候,紫砂制作工艺尚不完善,泥料目数大约在25~30目之间,而且里面颗粒状粗砂较多.即使是明末清初时期,泥料仍然十分粗糙,胎壁厚实,云母较多.此时期在采矿时也并没有分类,所有泥料混在一起,所制紫砂如果中槽泥含量高,则呈色偏红之浓紫;若底槽泥含量高,则淡墨之黑紫;本山绿泥多者,呈偏黄之古金色;今人所见的明代传世紫砂壶,色泽多为此.
  清代时,炼泥技艺有了明显改善,紫砂细泥开始出现并使用.不仅如此,人们还开创了梨花点、桂花砂这种紫砂泥料,前者较后者粗,也有人将它们统称为梨皮,梨花点清代早期多见,而桂花沙,则在雍正,乾隆时期多见.出窑之土质虽然干粗无光泽,一旦以茶养之,必然变化迅速,明显地由粗涩变成光和不炫的细腻质感,此点是明末清初紫砂胎土的特色.
  明中叶创始期的壶是以手工捏制为主,壶内胎往往有掏空时捏按的指纹,晚明期时大彬创制了木模制壶方法,壶内壁已不见指纹,而略留用竹刀刮削的痕迹.在柄与壶身,流与壶身相接处往往比较粗糙,有时为美化接痕而贴上柿蒂形泥片,从而成为最早的附加装饰,盖与钮的相接处有时也会这样处理.
 
  二、清中期
  一般我们所说的清中期也就是指嘉庆开始到咸丰为止,由于那时期窑火已逊,虽然壶的胎骨硬,也因为壶质粗,壶色枯而不润泽,所以常上釉于表面加以装饰,而此时选料筛土较为仔细,段泥:金黄色底泥中夹杂着墨色和赭色颗粒,其间还含着微透明状的鹅黄颗粒,看起来是平着含在其中,而非凸出的砂粒状.红紫砂(泥):泥中夹有少量淡墨色和鹅黄颗粒,胎骨较为松散,泥光艳,色带海棠红,有膏冻之质感.嘉道之时之紫砂,色泽调配较多,无论泥色为黄,褐,紫,其中均夹杂大量黄颗粒,故养成后质感细腻,惟光润感略逊明末清初之紫砂.
 
  三、清末期
  也就是同治到宣统.此时紫砂胎土之发展更趋向多元化,调配成黑泥的方法,是此时才开始有的.白泥之传世品,如王东石,何心舟所作,也是此时稀有之物,紫泥中与红紫泥中隐含之黄颗粒较清中期少,朱泥色红不如清中期之色娇艳,质感也较清中期差.
 
  四、民国初期
  约1911-1938年,以1920年-1930年是紫砂蓬勃兴盛之期,除了知名艺人所作之紫砂壶,也有一些名人仿古做旧之紫砂品.此时紫泥的胎土,若为名工所做,则泥质优,养之变化快,胎骨坚硬,光泽温润.若是一般普通之壶,则色泽枯燥未脱砂土之气,需养时日久,方可展现出润泽的质感.朱泥壶则胎骨干而色暗红,不若前时之鲜艳.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紫砂壶  普洱茶  普洱  工艺  段泥  紫砂  白泥  制作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影响紫砂壶出水的因素
影响紫砂壶出水的因素
紫砂壶标准:泥、形、工、款、
紫砂壶标准:泥、形、工、款、
紫砂壶兴起的传说
紫砂壶兴起的传说
茶席、紫砂与普洱
茶席、紫砂与普洱
紫砂壶名称大全
紫砂壶名称大全
以下五类紫砂壶
以下五类紫砂壶
紫砂壶里的书卷味
紫砂壶里的书卷味
为什么要用紫砂壶泡普洱茶?
为什么要用紫砂壶泡普洱茶?
紫砂名师路朔良的“古韵新风”
紫砂名师路朔良的“古韵新风”
关于紫砂壶泥料:不可或缺但本
关于紫砂壶泥料:不可或缺但本
关于紫砂壶价格:是炒作还是物
关于紫砂壶价格:是炒作还是物
关于紫砂壶收藏:束之高阁难以
关于紫砂壶收藏:束之高阁难以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