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普通茶厂职工,凭什么获得大师称号和评委力挺?
福州茉莉花茶的声名古已有之,却几经沉浮,传至如今,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名字——陈成忠。
福州人对茉莉花茶的感情相当浓厚,因此对这场比赛也相当重视,当极少数不明就里的群众,对最后获选为福州茉莉花茶工艺传承人的资质有意见时,竟有不少评委撂下狠话:“如果陈成忠不在名单里,那么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资格评选这个称号!”
在福州,做茉莉花茶的人不说成千上万也有数百。相比同期参与评选的纳税大户、盛名在外的茶企老板们,这个被数位评委如此力挺的陈成忠,究竟是什么来头?!
他其实只是福州茶厂的一名普通技术工人,但他又不只是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
制茶51年,他的作品曾专供外交部外事活动
家族制茶技艺三代传承,代表福州茉莉花茶最高水准
然而当有人称他为“大师”时,陈老却总笑着摆摆手。在他看来,自己就是个手艺人,靠本分赚了些吆喝而已,“我这辈子从没想过出名,就想把茉莉花茶做好,对得起喝它的人”。
这是个怎样的概念?比方说按照审评冲泡法(第一水1分钟出汤,第二水3分钟出汤,第三水5分钟出汤),一般来说市场上的普通茉莉花茶到第二水就没太多东西了;而陈老所制作的同等级茉莉花茶,即使到第四水,花香、茶香依然在,毫无水味。
凭借一己之力,他要让世人再次记住福州茉莉花茶
盛极而衰、否极泰来,似乎是自然界、人类社会都无法逃脱的一个规律。福州茉莉花茶亦经历过一段灰暗的岁月。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迅速发展的福州茉莉花茶产业达到了鼎盛状态。那是一段“千家万户遍植茉莉,妇孺白首皆焙香茶”的辉煌岁月,就连花香里都似乎飘着财富与希望。
“最繁荣的时候,福州有10万亩茉莉花基地和1000多家企业。”陈老说。然而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从辉煌到没落似乎只是刹那之间。
“90年代后期,城市化运动开始了,房子是越盖越高,但花越来越少,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甚至有不良企业造假,局面乱得很,很多人都不做了。最低点时,全市茉莉花种植面积降至不足5000亩,在福州市挂牌的生产企业也退步到20多家,有生产的不到10家。”每逢提及这段往事,陈老的神情里都写满了无奈。
作为爱茶之人,深知这茶香的源头,其实不只是在双手,更是在心间。
而这一“沉”,就是十多年。这些日子里,几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都在制茶中的陈老,像是一个永不停步的伟大复兴者暗自努力着。
每一口“冰糖甜”,都凝结着五十年来积淀的养分
其中漫长的积累与等待,是对制茶人耐心与技艺的磨练,也是福州茉莉花那一抹特有的冰糖甜最好的证明。
你无法想象,为了窨好花,近半个世纪的每个夏夜里,陈老都是在熬夜中度过,因为茉莉花只在晚上开放;而为了找到最合适的茶坯,陈老几乎试遍了国内所有高等级的烘青绿茶品种……
茶如其名,满袖添香,令人心生欢喜。或许,这份饮者自生的喜悦,正是陈老想要通过茉莉花茶诉说的最重要的东西。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