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夏交替,天气变化多端,很多人喜欢喝一杯茶,既能降火又能健脾养胃,夏天更是喜欢喝绿茶,沁心凉的感觉,绿茶是我国种类、产量最多的一个品种,每一个品种都有自己的特色,历史,那么龙井茶的发展史是怎样的呢?今天就同小编一起了解下。
北宋苏轼(苏东坡)在杭州任知州时,曾考证过杭州种茶的历史,他认为南朝诗人谢灵运在西湖的下天竺一带翻译佛经时,从天台山带来茶树种子,在西湖开始种植栽培。据此推算“龙井茶”始于南北朝,到现在大约有1500多年的历史。
北宋时期,龙井茶区已初具规模,当时灵隐下天竺香林洞产的“香林茶”,上天竺白云峰产的“白云茶” 和葛岭宝云山产的“宝云茶”已列为贡品。
北宋高僧辩才法师归隐此地,经常与苏东坡等文豪在龙井狮子峰脚下寿圣寺品茗吟诗,苏东坡有“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之句赞美龙井茶,在十八棵御茶园中狮子峰山脚的悬岩上仍保存着苏东坡手书“老龙井”的摩岩石刻。
元代,茶叶的质量和品质得到进一步诠释,有爱茶人虞伯生作《游龙井》为证:“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画。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坐我詹卜中,余香不闻嗅。但见瓢中清,翠影落碧岫。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可见当时龙井茶已经进行了精细的加工,“明前龙井”、“雨前龙井”等品质等级开始逐渐形成。
明代,龙井茶名声逐渐远播,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的《浙江匾志》记载:“杭郡诸茶,总不及龙井之产, 而雨前细芽,取其一旗一枪,尤为珍品,所产不多,宜其矜贵也”;田艺蘅(田汝成的父亲)在《煮泉小品》中说:“其上为老龙泓,寒碧倍之,其地产茶,为南北极品”。明万历年(1573——1619)的《杭州府志》有“老龙井,其地产茶,为两山绝品”之说,《钱塘县志》又记载“茶出龙井者,作豆花香,色清味甘,与他山异”;万历十九年扬州人黄一正编撰的《事物绀珠·茶类》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