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叶茶库 > 其他茶类 >

黄茶的加工制作、评审和泡茶方法

时间:2023-09-08来源:天津网 作者:未知浏览:
黄茶的由来,是人们从炒青绿茶中发现,由于杀青、揉捻后干燥不足或不及时,叶色即变黄,于是产生了新的品类黄茶。 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叶黄汤,这种黄色是制茶过程中进行闷堆渥黄的结果。黄茶按鲜叶老嫩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三类。如蒙顶黄芽、君山银针、沩山毛尖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黄茶的由来,是人们从炒青绿茶中发现,由于杀青、揉捻后干燥不足或不及时,叶色即变黄,于是产生了新的品类—黄茶
    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叶黄汤”,这种黄色是制茶过程中进行闷堆渥黄的结果。黄茶按鲜叶老嫩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三类。如蒙顶黄芽、君山银针、沩山毛尖、泉城红、泉城绿、平阳黄汤等均属黄小茶;而安徽皖西金寨、霍山、湖北英山所产的一些黄茶则为黄大茶。
    多闷少抖出好茶
    黄茶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均与绿茶制法相似,其最重要的工序在于闷黄,这是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主要做法是将杀青和揉捻后的茶叶用纸包好,或堆积后以湿布盖之,时间以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不等,促使茶坯在水热作用下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形成黄色。
    杀青锅温较绿茶锅温低,一般在120℃-150℃。杀青采用多闷少抖,造成高温湿热条件,使叶绿素受到较多破坏,多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失去活性多酚类化合物在湿热条件下发生自动氧化和异构化,淀粉水解为单糖,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都为形成黄茶醇厚滋味及黄色创造条件。闷黄是形成黄茶品质的关键工序,依各种黄茶闷黄先后不同,分为湿坯闷黄和干坯闷黄。
    湿坯闷黄在杀青后或热揉后堆闷使之变黄,由于叶子含水量高,变化快。沩山毛尖杀青后热堆,经6-8小时,即可变黄。平阳黄汤杀青后,趋热快揉重揉堆闷于竹篓内1-2小时就变黄。北港毛尖,炒揉后,覆盖棉衣,半小时,俗称“拍汗”促其变黄。
    干坯闷黄由于水分少,变化较慢,黄变时间较长。如君山银针,初烘至六七成干,初色40-48小时后,夏烘至八成干,复色24小时,达到黄变要求。黄大茶初烘七八成干,趁热装入高深口小的篾篮内闷堆,置于烘房5-7天,促其黄变。霍山黄芽烘至七成干,堆积1-2天才能变黄。
    总之,尽管各类黄茶堆积变黄有先有后,方式方法各有不同,时间长短不一,但都是闷黄过程,这就是黄茶制法的特殊性。
    在闷黄过程中,由于湿热作用,多酚类化合物总量减少很多,特别是C-EGCG和L-EGC大量减少,由于这些酯型儿茶素自动氧化和异构化,改变了多酚类化合物的苦涩味,形成黄茶特有的金黄色泽和较绿茶醇和的滋味。
    黄茶审评有技巧
    因品种和加工技术不同,黄茶的形状有明显差别:如君山银针以形似针、芽头肥壮、满披毛的为好,芽瘦扁、毫少为差;蒙顶黄芽以条扁直、芽壮多毫为上,条弯曲、芽瘦少为差;鹿苑茶以条索紧结卷曲呈环形、显毫为佳,条松直、不显毫的为差。
    从色泽和味道来看,以金黄色鲜润为优,色枯暗为差,评净度比较梗、片、末及非茶类夹杂物含量。黄大茶干嗅香气以火功足有锅巴香为好,火功不足为次,有青闷气或粗青气为差。内质汤色以黄汤明亮为优,黄暗或黄浊为次。香气以清悦为优,有闷浊气为差。滋味以醇和鲜爽、回甘收敛性弱为好,苦、涩、淡、闷为次。叶底以芽叶肥壮、匀整、黄色鲜亮的为好,芽叶瘦薄黄暗的为次。
    泡茶茶具要讲究
    用玻璃杯或盖碗,尤以玻璃杯泡君山银针为最佳,可欣赏茶叶似群笋破土,缓缓升降,堆绿叠翠,有“三起三落”的妙趣奇观。
    按泡茶具容量置入四分之一茶叶,水温保持八十五摄氏度左右最佳。第一泡在三十秒,后面两泡分别为六十秒和两分钟。
    黄茶是沤茶,在沤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消化酶,对脾胃最有好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懒动肥胖,都可饮而化之。而温州黄汤能更好地发挥黄茶原茶的功能,温州黄汤更能穿入脂肪细胞,使脂肪细胞在消化酶的作用下恢复代谢功能,将脂肪化除。
    黄茶富含茶多酚氨基酸、可溶糖、维生素等丰富营养物质,对防治食道癌有明显功效黄茶鲜叶中天然物质保留有85%以上,而这些物质对防癌、抗癌、杀菌、消炎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叶所不及。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多酚类化合物  炒青绿茶  君山银针  氨基酸  多酚类  收敛性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普洱茶加工制作工艺的演变
普洱茶加工制作工艺的演变
普洱散茶的加工制作
普洱散茶的加工制作
白茶种类及加工制作技术
白茶种类及加工制作技术
普洱散茶茶农自家即可加工制作
普洱散茶茶农自家即可加工制作
茶叶加工制作技术何时传入印度
茶叶加工制作技术何时传入印度
为何要把散毛茶加工制作成紧压
为何要把散毛茶加工制作成紧压
普洱茶独特的加工制作风格
普洱茶独特的加工制作风格
玉露茶的加工制作技术
玉露茶的加工制作技术
CTC红碎茶加工制作
CTC红碎茶加工制作
茶叶的无公害加工制作技术
茶叶的无公害加工制作技术
安溪铁观音茶的加工制作
安溪铁观音茶的加工制作
普洱茶散茶的加工制作
普洱茶散茶的加工制作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