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 的,如果按绿茶、白茶等其他茶类的标准来衡量,茯砖茶的茶梗实在是太多了。只要撬开茯砖,茶梗几乎都清晰可见,简直让人无法接受。在品茶过程中茶梗往往影 响茶叶的品质,而且也给加工带来不少的麻烦,干燥不匀、做形困难、拣梗量大……总之,在我们的印象中茶梗无处不扮演着反面角色。
1口感的需要
茎梗中的维管束是养分和香气的主要输导组织,所含物质大部分是水溶性的,茶叶在加工过程中,香气从梗中随水分蒸发转移到叶中,这些物质转移到叶片后,与叶片的有效物质结合转化形成更高更浓的香味品质。所以,要有适当的茶梗才能制出香高味浓的茶叶,而茶梗的长度则根据茶类品种和花色不同而有所不同。
明朝屠隆《茶笺》记载:“采茶不必太细,细则芽初萌而味欠足;不必太青,青则茶已老而味欠嫩;须谷雨前后,觅成叶带微绿而园且厚老为尚。”有梗的茯茶,喝到嘴里的张力、厚度,常常是其他茶不可比的。
茶梗作为鲜叶的营养传导器官,含有较高的糖分。茶鲜叶中含有很多糖类,除水溶果胶外,成熟叶、茎中几乎有的糖类均比幼嫩芽叶高(表5)。此外,高糖含量是黑茶鲜叶原料的重要生化特性,这是幼嫩芽叶所不能替代的。鲜叶原料这一生化特征,与黑茶品质的甜醇滋味的形成密不可分。
2工艺的需要
试验证明,茯砖含梗量在13.5%以下和22.5%以上时,“发花”均欠茂盛,且“金花”颗粒小;含梗量为16.5%左右时,“发花”茂盛,“金花”颗粒大而密,且成品茯砖茶除金花以外的其它品质因子也最佳,表现出醇厚的滋味和浓郁的“菌花香”。
此外,一定的含梗量更有利于砖内水分的排出,以及增加砖身的结构力和强度。
3健康的需要
含梗量如何检验?
其检验方法为:取安化黑茶成品任意部位不超过2公斤样本一份,平均分为四等分,再取对角两等分为试样。试样用蒸汽蒸散,将茶梗从试样中分离出来,在100至105℃的烘箱内烘干后分别称其质量。再以烘干后的茶梗质量与试样总质量相比,即得含梗量百分比。
参考资料:
《益阳茯茶》,孙国基、文建辉著,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