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六安,大多数人都会想到中国安徽省六安地区所产制,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六安瓜片」。其实以「六安」为名的茶品还包括「六安篮茶」与「六安骨」,三者分别归属于绿茶、黑茶、青茶(即乌龙茶)三种截然不同的茶类。而今天市面上炙手可热的老六安篮茶,也非产自安徽六安,而是来自安徽祁门县的芦溪与溶口两乡;至于六安骨则源自福建安溪,各自发展出不同的传奇。
而六安篮茶则是竹篓包覆的黑茶,以六安瓜片为基础,先用杀青、揉捻、晒菁、烘干、筛分与撼簸等工序,制成瓜片后加重焙火,再蒸压放入小竹篓内,经过烘焙、夜露、熏蒸等繁复工序,装篓后还得再烘一次;而且完成后仍须贮存至少三年,释放出最佳风味后才得出售。
孙义顺老六安可说是所有陈年老茶包括普洱茶中,所附的「茶票」与「玄机」最多的茶品了。包含面票、底票、内票、茶团内的药票以及一枚如假包换的「秋叶」等五票,显然早年为了防止仿冒,可说煞费苦心,却仍不敌数十年来的猖獗仿制。而内票中「假冒本号招牌男盗女娼」的警告用语,在一切「向钱看」的今天,也丝毫不起作用了。
红琥珀色的茶汤与一般普洱陈茶的枣红色明显有别,表面且泛起明镜般的浓亮油光,入喉后抒扬的茶气与甘醇彷佛渗透至灵魂深处,令人难以忘怀。尤其入口略苦爽后再回甘,待第六泡以后转为甜醇,陈韵更在唇齿之间留下迷人的香气,最能显现老龙团无可匹敌的魅力。
至于与安徽六安完全扯不上关系的六安骨,则是外观十分罕见、只见茶梗而不见茶叶的「茶梗茶」。
缘于早年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由于茶叶有出口限制,安溪铁观音大多带着茶梗销往海外如香港、马来西亚等地,茶行收货后先摘除茶梗才贩卖;拣下的茶梗不舍丢弃,经过烘焙后带有火香与温顺浓醇的茶汤,加上三十年以上的陈化加持,更具丰姿与熟韵,入口的甜稠与饱满感丝毫不输给六安龙团,成了深受海外华人喜爱的「六安骨」或称「六安枝」。
可惜八○年代以后中国改革出口制度,成茶不必再配上茶梗,六安骨也从此消失,目前存留的极少量老六安骨,则被当成古董普洱茶般炒作,应是安溪魏荫当初始创铁观音茶所未曾料及的吧?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