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压饼并非古法传承,是新工艺
走进茶叶市场,当你选择购买一款白茶的时候,很多销售人员都会为你推荐白茶饼。而且他还会告诉你,“白茶压饼是沿袭当年唐宋时期的古法工艺,要知道当年所有的茶都是需要压饼的。怪只怪明太祖朱元璋‘废团茶、兴散茶’,让我们传统的茶叶压饼工艺差点失传,幸好现在在众多茶叶大家的努力下,恢复了白茶压饼的传统工艺,所以您又可以品味到唐宋时期的白茶味道了!”
那么事实真是这样吗?有人说宋徽宗的《大观茶论》里就记载了白茶,白茶自然是唐宋时期的产物,但真相并非如此!宋徽宗《大观茶论》载:“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夸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为常品。”可见宋朝的白茶,是茶树的一个品种或品系,其制法乃为绿茶制法。(引自王镇恒、王广智主编《中国名茶志》)
据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经》记载,清嘉庆初年(1796年),福鼎用菜茶的壮芽为原料,创制银针白毫。约1857年,福鼎大白茶品种茶树在福鼎县选育繁殖成功;1885年起该用福鼎大白茶品种茶树的壮芽为原料制作白茶。也就是说,现在喝到的白茶的制作工艺最远只能追溯到清朝嘉庆时期。所以,何来白茶压饼有古法传统之说?纯属为了营销而采取的胡编乱造、混淆视听!
另外,从散白茶和白茶饼两种形态的白茶来界定,可以把白茶的制作分为传统工艺和新工艺。传统工艺的要点就是日光萎凋、不炒不揉、低温干燥。新工艺白茶主要是因为当地天气的缘故,采用室内萎凋,而室内萎凋的湿度较大,因此在干燥时无法再采用低温而使用高温干燥。而对于压饼,我们知道制作紧压茶需要经过蒸汽的高温使茶叶变软,同时压制时需要挤压茶叶使其成型。也就是说白茶压饼,茶叶要经历高温、经历挤压使细胞破裂(类似于揉捻)。
和传统工艺的白茶比较,紧压型的白茶汤色会偏深,香气的鲜爽度也明显不再,口感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此,白茶饼是否还是真正意义上的白茶,我们不禁有些疑惑。除了口感的变化,还有就是传统意义的白茶,在保健功效上也是很受关注的。传统白茶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虽然最早白茶压饼距离现在有十年左右的时间,但是早期白茶饼制作很少,因此它是否具有传统白茶的功效也有待时间的考证。
白茶压饼这事是怎么来的?
根据现有的资料和线索,茶语网编辑只知道在2000年之后,白茶企业效仿了市场不错的普洱风潮,开始压饼。随着白茶产量销量增大,运输、储存的问题逐步凸显。散茶在运输时,容易碎,明明好等级的白茶,碎了以后,价格就要大打折扣,损失实在不小。这时,明显饼茶在运输上就更有优势。
不管对商家还是消费者来说,和同样重量的散茶比,饼茶体积小多了,运输尤其储存更方便,不占地方,易于管理,自然更受市场欢迎。这都是白茶压饼这个潮流诞生并发展起来的主要原因。如今我们常常在茶博会、茶叶市场看到了很多将白茶(也包括其他茶类如黄茶、乌龙茶)压成紧压茶来销售的。
茶城里,如果你要买白茶,销售人员一般会推荐白茶饼;淘宝上,输入关键词“白茶”,一半以上的产品也都是白茶饼。在对茶企的调查中,大多数白茶企业的紧压白茶,占比到所出产白茶的70%。
也就是说,压成饼的白茶,跟散装白茶相比,已经占了市场大部分的份额。其实,白茶到底压不压饼,直接说来还是市场的认同度的问题,消费者会更认同压饼过的白茶,从他们角度来看,储存更方便,送礼更有品质感。
散白茶好,还是白茶饼好?
看清了白茶压饼的前世今生,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传统散白茶好,还是白茶饼好呢?
首先从工艺上来说,在压饼时,温度的控制是非常严格的,而传统白茶本来是“不炒不揉,半晾半晒”,没有高温介入的工艺。而一旦加了高温蒸压后,口感、后期陈化都有了不确定变化,所以压饼的白茶究竟还是不是白茶,还要打个问号。
其次从在口感上来说,也有人指出,压饼后的白茶口感更甜、汤更浓,但却失掉了传统白茶所拥有的鲜爽口感,这样新工艺介入所导致的口感变化,是否值得推广还有待商榷。
再次,文章开头已经说过,加入了高温高压的新工艺后制成的白茶饼,在多年存放以后,是否能转化后拥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传统白茶功效呢?至少目前我们还没有大面积的看到这样的现象,只能留待时间来验证。
最后,白茶压饼比较明显的优点还是:方便存储、方便运输、减少了商家在物流中的损耗,以及消费者用来送礼更有品质感。那么消费者是否要因为这些优点而大力提倡白茶压饼,想来见仁见智。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