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白茶有多少种?
白毫银针的产地为福建省福鼎市、政和县。清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福鼎用菜茶(有性群体)的壮芽为原料,创制白毫银针。约在1857年,福鼎大白茶品种茶树在福鼎市选育繁殖成功,于是1885年起改用福鼎大白茶品种茶树的壮芽为原料,菜茶因茶芽细小,已不再采用。政和县1880年选育繁殖政和大白茶品种茶树,1889年开始产制银针。
菜茶种白毫银针(稀缺,细小芽头带小叶,茸毫不显,呈墨绿色)
还有春天或秋天的单芽,定位为普通的白毫银针,芽胞细长且不紧实。
白牡丹在公元1922年前创制于建阳水吉。据《建瓯县志》载:白毫茶出西乡、紫溪二里……广袤约三十里。白牡丹为福建特产,1922年政和开始制造白牡丹远销越南,现主销港澳及东南亚地区,有退热祛暑之功,为夏日佳饮。
一级白牡丹(一芽一二叶)
二级白牡丹(一芽二、三叶)
三级白牡丹(春尾茶,特征少芽多叶,如嫩度不够可归类寿眉)
寿眉\贡眉
眉其形因披满白色的茸毛,状如寿星的眉毛,因而称曰:“寿眉”,清朝廷官员闻悉后,便将索购的“南坑白”进贡朝廷。上乘的“寿眉”便改称为“贡眉白茶”,深得朝野上下垂青。新中国成立后,在1984年安徽举办的全国名茶鉴定会上,贡眉白茶被评为中国名茶,从此披上国字号的金招牌。寿眉\贡眉选用的茶树品种一般采用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政和大白茶和“福大”、“政大”的有性群体种。制作贡眉原料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至三叶,要求含有嫩芽、壮芽,所以严格上比寿眉级别要高。寿眉\贡眉的初制、精工艺与白牡丹基本相同。其内含物和保健功效也与白牡丹相差无几,但其感官的品质却与白牡丹不同,相对粗老些许。
寿眉/贡眉(细分):
二者区分就是贡眉等级高些,芽多些;而寿眉等级芽少叶多,比较粗老。
春尾寿眉(护理茶树时期不推崇此等级茶)
初秋贡眉
白露贡眉
寒露寿眉
大叶冬茶寿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