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大红袍制茶始于南北朝,经过漫长的沿革于明代制作出炒青绿茶,此后便出现“经旬日,仍赤紫如故”(明代周亮工《闽小记》)的茶,赤紫即发酵茶的效果,从而为武夷山水到渠成制作出世界上最早的红茶——正山小种红茶作了灵感铺垫。小种红茶开创了世界红茶的新纪元,后又发展为功夫红茶,1875年工夫红茶由武夷山传至安徽祁门,继而发展到江西、湖北、台湾等省,并远传异邦印度与斯里兰卡。
武夷岩茶(即乌龙茶)于清朝初年在武夷山的诞生乃偶然中的必然,据专家、学者考证,武夷山茶山离厂区远,采茶工挑茶在上上下下翻越山岭中,鲜叶被日晒而产生萎凋,被抖动而产生做青,而萎凋与做青又恰巧是做半发酵武夷岩茶的关键工序,再经过炒揉、焙烤,妙手偶得而产生“岩骨花香”的岩茶醇美韵味,历经传承,乌龙茶从而成为继绿茶、红茶之后的又一大茶类。可以说,武夷岩茶是武夷山一代代茶人在漫长实践中的智慧结晶,工艺由简单、粗放逐渐完善而臻于尽善尽美。
武夷岩茶(大红袍)工艺技能具有科考、科研的价值
武夷岩茶是在传承了绿茶、红茶制作的科学精华基础上出新,继承了绿茶的清香、红茶的甘醇,又独具“岩骨花香”的乌龙茶神韵。
这里择其制作的高超技能、科学要义与决定品质的关键工艺作概要性介绍。
一、萎凋的“绝活”——“两晒两晾”的复式萎凋:鲜叶先置于日光晒,后移入阴处摊晾,以控制失水程度。其中要根据日光程度、鲜叶老嫩与品种的不同灵活掌握,如鲜叶失水过多,则成“死叶”,失水不够,则难以做青。
二、做青的“绝活”——“看天做青,看青做青,走水还阳”:做青是形成岩茶韵味与“绿叶红镶边”的过程,是决定岩茶品质最为关键的工序。“看天做青,看青做青”就是在多变的气候状况下为鲜叶择取最佳的温湿度,促使外因条件对内因产生最佳影响。做青的过程,就是摇青与静放交替进行的过程。通过摇青,促动梗脉中的水分和丰富内含物转移到叶面,此为“走水”,使鲜叶产生弹性,退青又返青,然后鲜叶又复归柔软。走水“返阳”的过程,是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相互为用的过程。
三、双炒双揉:即复炒复揉,是武夷岩茶制作特有的工艺。第二次炒揉能改进第一次炒揉不匀、半红半青的花青状态,使条索紧结美观,呈“蜻蜒头”、“蛙皮点”、“三节色”,同时巩固与提高岩茶的香气、滋味。
四、炖火:即“低温久烘”,是岩茶香气、滋味得以升华至关重要的技术工序。通过低温久烘,以火调香,以火调味,以达到熟化香气、增进汤色、提高耐泡度。长达8小时的低温久烘,全凭制茶人的感官判断,通过视觉与手感,不停调整、控制烘焙中各时段的温度。难怪清代梁章钜感叹“武夷焙法实甲天下”。
总而言之,武夷岩茶制作工艺中的每一道工序都蕴含精深的科学内涵,是研究乌龙茶气候与品质、内因变化与花香形成的关系的重要科研课题。武夷岩茶的工艺技能为这一课题提供了有益借鉴。
武夷岩茶魅力所在
武夷岩茶与台湾乌龙茶有着血脉相连的渊源,台湾冻顶乌龙茶缘于武夷山,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武夷山与台湾以茶文化为媒,增过交流与友谊,对促进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民族团结的凝聚力,维护祖国统一,起到了莫大的作用。
武夷茶文化是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级的自然环境产生品质优异的天然茶原料,源远流长的世界级文化与武夷岩茶独特的制作工艺,是武夷岩茶誉满海内外的前提和保证,同时,武夷岩茶又在影响与推动世界茶叶的发展。
武夷岩茶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悠久、广泛的影响,与它精湛绝伦的制作工艺、精深博大的文化内涵息息相关。从南北朝简单的采叶做饼起,至武夷岩茶(乌龙茶)制作工艺臻于完善,其间经历千余年岁月嬗替,天然优质的原料与一代代茶人智慧创新的演绎,使这一中华瑰宝发扬光大地承传下来,形成了具有卓越高超技能、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一整套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