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叶茶库 > 其他茶类 >

茶友解析:仙人掌茶

时间:2023-10-23来源: 茶叶微刊 作者: 茶叶微刊浏览:
仙人掌茶 仙人掌茶属绿茶类,产于湖北当阳境内的玉泉山,制成后的仙人掌茶,外形扁平似掌指,色泽翠绿,白毫披露。冲泡后,芽叶舒展,嫩绿成朵,汤色清澈明亮,清香淡雅,滋味鲜醇,回味甘甜。 仙人掌茶加工时,经蒸汽杀青、炒青做形、焙干定型三道工序加工而成。历代本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仙人掌茶 
仙人掌茶属绿茶类,产于湖北当阳境内的玉泉山,制成后的仙人掌茶,外形扁平似掌指,色泽翠绿,白毫披露。冲泡后,芽叶舒展,嫩绿成朵,汤色清澈明亮,清香淡雅,滋味鲜醇,回味甘甜。
仙人掌茶加工时,经蒸汽杀青、炒青做形、焙干定型三道工序加工而成。历代本草多有记载,仙人掌茶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此外尚含有三萜类成分、抱壁莲、角蒂仙及绿原酸、黄酮等活性成分。经科学实验,对流感病毒、腺病毒、链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中文名
仙人掌茶
别    名
玉泉仙人掌
主要产地
湖北当阳境内
茶叶属性
主要产地
湖北当阳
起    源
玉泉山
 
目  录
1 历史发展
▪ 创制年代
▪ 名称由来
2 自然地理
▪ 产地分布
▪ 生长环境
3 品质特征
4 制作工序
▪ 加工工序
▪ 工序改革
5 主要品种
6 价值功能
▪ 主要功效
▪ 食疗作用
7 品茗指南
冲泡技巧
▪ 品饮技巧
饮茶禁忌
8 茶叶文化
创制年代
据《全唐诗》第178卷、《当阳县志》及《玉泉寺志》记载,始创于唐代玉泉寺,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创制人是玉泉寺的中孚禅师。每当春茶竞相迸发之际,他就在珍珠泉水汇结成的玉泉溪畔的乳窟洞边,采回茶树的嫩叶,运用熟练的制茶技术,制出扁形如掌、清香滑熟、饮之清芬、舌有余甘的名茶。
名称由来
史载:“唐时,玉泉山玉泉寺的中孚禅师不但善品茶,而且还善制茶,创制了一种形如仙人掌的扁形散茶。据查,中孚禅师俗姓李,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族侄。上元元年(公元760年),他云游到金陵(南京)栖霞寺时,却逢其叔李白逗留于寺,于是中孚禅师将此茶献于李白。李白品尝后,觉得此茶清香滑熟,其状如掌,并了解了该茶产于玉泉寺,又是族侄亲手制的仙人掌茶,为此欣然提笔,取名玉泉仙人掌茶,并作诗一首,以颂之。从此,玉泉仙人掌茶名声大振。” 
 
历史发展
自然地理
产地分布
生产仙人掌茶的玉泉寺,是我国佛教的著名寺院,它与江苏南京的栖霞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山东长青的灵岩寺,素称为“天下四绝”。玉泉山远在战国时期就被誉为“三楚名山”,山势巍峨,磅礴壮观,翠岗起伏,溪流纵横,是茶叶的理想产地。 
生长环境
据考察,玉泉寺仅树木品种就多达300余种,不仅有四季飘香的“月月桂”,更有花瓣千枚的“干瓣莲”。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山间古木参天,云雾弥漫,翠竹摇影,四季常绿;地下乳窟暗生、特别是山麓右侧有一泓清泉喷涌而出,清澈晶莹,喷珠漱玉,名为“珍珠泉”,造就了玉泉山麓优越的植茶生态环境。
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质肥沃,生长的茶树芽叶质软肥壮,萌发轮次多,从杨柳吐翠的3月,到丹桂飘香的9月,采摘期长达7个月之久。
仙人掌茶品级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特级茶的鲜叶要求一芽一叶,芽长于叶,多白毫,芽叶长度为2.5—3厘米。加工分为蒸气杀青、炒青做形、烘干定型三道工序。蒸汽杀青在蒸笼内进行,温度达近100℃,蒸汽杀青时间为50—60秒钟,以鲜叶失去光泽,呈现灰绿,发出清香,叶质柔软为适度。蒸汽杀青后,即予扇凉,进行炒青做形。
炒青做形又分头青、二青、做形三个步骤,是形成仙人掌茶独特外形的关键工序。头青炒法主要采“抖”,并须抖得快、散得开;二青炒法采用“抖”、“带”结合,使茶叶初具条形;该茶掌形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做形”。其法是交手四指并拢,拇指分开,平平地伸入锅内,采用“抓”、“按”等手法炒制,力求茶叶扁平挺直,约七成干时,进行烘干定形。至含水量5%左右时,出烘包装收藏。外形扁平似掌,色泽翠绿,白毫披露;冲泡之后,芽叶舒展,嫩绿纯净,似朵朵莲花挺立水中,汤色嫩绿,清澈明亮;清香雅淡,沁人肺腑,滋味鲜醇爽口。初啜清淡,回味甘甜,继之醇厚鲜爽,弥留于齿颊之间,令人心旷神怡,回味隽永。
 
品质特征
制作工序
加工工序
杀青对仙人掌茶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是茶叶香气得到改善。除特种茶外,该过程均在杀青机中进行。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杀青温度、投叶量、杀青机种类、时间、杀青方式等。它们是一个整体,互相牵连制约。
揉捻
揉捻是仙人掌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制仙人掌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与热揉之分。所谓冷揉,即杀青叶经过摊凉后揉捻;热揉则是杀青叶不经摊凉而趁热进行的揉捻。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除名茶仍用手工操作外,大宗仙人掌茶的揉捻作业已实现机械化。
干燥
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晒干三种形式。仙人掌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
 
工序改革
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
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
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相比于饼茶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
炒青仙人掌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顷余”之句,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有炒制时间不常,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仙人掌茶最早的文字记载。
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参看附录中仙人掌茶制造工艺
仙人掌系列茶叶包括尼松牌仙人掌葛根茶、仙人掌菊花茶、仙人掌熏衣草茶、仙人掌绞股兰茶、仙人掌苦丁茶、仙人掌金银花茶、仙人掌茶包、仙人掌罐装茶,它是根据中国医药学原理,按照卫生部既食又药食品的规定,选择天然植物和仙人掌为原料,经科学方法精制而成。
 
主要品种
价值功能
主要功效
仙人掌历代本草多有记载,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此外尚含有三萜类成分、抱壁莲、角蒂仙及绿原酸、黄酮等活性成分。经科学实验,对流感病毒、腺病毒、链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仙人掌茶主治清热解毒,止嗽平喘。支气管哮喘,症见喘息痰鸣,不能平卧,咯吐黄稠痰,口干舌红,脉滑数。辨证属热喘者。 
食疗作用
仙人掌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的根及茎,性味苦寒无毒。能行气活血、清热解毒。《贵州民间方药集》记载它“为健脾滋养强壮剂,又可补脾、镇咳、安神。《闽东本草》记述它“能去瘀,解肠毒,健胃,止痛,滋补,舒筋活络,疗伤止血。”民间常用之治疗胃痛、痞积腹痛、急性菌痢、痔疮出血和支气管哮喘、心悸失眠等。外用治疗疔疮、腮腺炎、乳腺炎、湿疹、黄小疮和火伤、蛇虫咬伤等(以上用法可参阅《中药大辞典》)。可见它是一种作用范围广的草药。本方配以蜂蜜润肺止咳。对于热证咳喘,有一定的疗效。
冲泡技巧
取仙人掌鲜品,洗净切细,置保温杯中,用沸水适量冲泡,置闷15分钟,取清液,调入蜂蜜2O克,顿饮或分2次。症状消失后即停药。
 
品饮技巧
(一)选具:大凡高档细嫩名仙人掌茶,一般选用玻璃杯或白瓷杯饮茶,而且无须用盖,这样一则增加透明度,便于人们赏茶观姿;二则以防嫩茶泡熟,失去鲜嫩色泽和清鲜滋味。至于普通仙人掌茶,因不在欣赏茶趣,而在解渴,或饮茶谈心,或佐食点心,或畅叙友谊,因此,也可选用泡茶,这叫做“嫩茶杯泡,老茶壶泡”。根据品饮人数准备好茶杯碗以及茶叶罐,茶则,茶匙,赏茶盘,茶巾以及烧水壶。
(二)观茶:对细嫩名优仙人掌茶,在泡饮之前,通常要进行观茶。观茶时,a.先取一杯之量的干茶,置于白纸上(或盛茶专用器具上),让品饮者先欣赏干茶的色、形,再闻一下香,充分领略名优仙人掌茶的天然风韵。对普通大宗仙人掌茶,一般可免去观茶这一程序。b.或者倾斜旋转茶叶罐,将茶叶倒入茶则。用茶匙把茶则中的茶叶拨入赏茶盘,欣赏干茶成色,嫩匀度,嗅闻干茶香气。
(三)洁具:就是将选好的茶具用开水一一加以冲泡洗净,以清洁用具,平添饮茶情趣。b.温杯:用开水将茶杯烫洗一遍,提高杯温,在冬天,尤显重要,利于茶叶冲泡
(四)置茶:冲泡仙人掌茶的茶杯一般容量为150毫升,用茶量在3克左右(置放相对于容器五份之一的茶量)。用茶匙将茶叶从茶盘或茶则中均匀拨入各个茶杯内。
(五)浸润泡:对名优仙人掌茶的冲泡,一般视茶的松紧程度,采用两种方法冲泡:一是上投法,它适用于外形紧结的高档名优仙人掌茶,诸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蒙顶甘露、径山茶、庐山云雾、涌溪火青、苍山雪绿等,即先将摄氏85~90度的沸水冲入杯中,然后取茶投入,茶叶便会徐徐下沉。对条索比较松散的高档名优仙人掌茶,一般采用中投法,即先置茶,后冲入沸水。至于普通大众茶,当然是先置茶后冲水了。泡茶水温在85~90℃为宜,水量为杯容量的1/4或1/3,使茶叶吸水舒张,便于茶汁析出,约30秒后开始冲泡
(六)冲泡冲泡次数:约三次,用“凤凰三点头法”,冲水入杯内至总容量的七成左右,意为“七分茶、三分情”。经过三次"高冲",使杯内茶叶上下翻动,杯中上下茶汤浓度均匀。另一方面表示礼节,对客人到来以示欢迎。冲泡过程,要求水壶高悬,使水流有冲击力,并有曲线的美感。
(七)赏茶:这是针对高档名优仙人掌茶而言的,在冲泡茶的过程中,品饮者可以看茶的展姿、茶汤的变化、茶烟的弥散,以及最终茶与汤的成象,以领略茶的天然风姿。
(八)奉茶:冲泡后尽快将茶递给客人,以便不失时机闻香品尝。为避免茶叶过长浸泡在水中,失去应有风味,在第二、三泡时,可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再将茶汤低斟入品茶杯中。
(九)品饮:饮茶前,一般多以闻香为先导,再品茶啜味,以品赏茶的味。饮一小口,让茶汤在嘴内回荡,与味蕾充分接触,然后徐徐咽下,并用舌尖抵住齿根并吸气,回味茶的甘甜。仙人掌茶冲泡,一般以2-3次为宜。若需再饮,那么,得重新冲泡才是。 
饮茶禁忌
脾肺虚寒,畏寒便溏者忌用。
 
茶叶文化
长江西陵峡附近的玉泉寺是一座古寺,始建于三国时候,寺中出产一种名叫“仙人掌茶”的名茶,提起它,还有一段悲壮的故事呢。传说很早以前的一场战乱中,玉泉寺遭到洗劫,玉泉寺被烧,二百余名和尚死伤一半。此时,恰逢大慈大悲观世音派遣的一位仙人视察三峡水情路过这里,见此惨景很伤心。当时仙人就伸出右掌,口含仙水向前喷去,随着手掌向上抬,便渐渐地从地里长出了一株株一窝窝青翠的茶树来,随着茶树的生长,那些在大火中丧命的和尚竟也一个个死里还生了。寺院里的和尚顿时明白,这死里还生肯定与茶树有关,于是立即采茶煮汤给受伤和尚服用,不久喝了“仙茶”的和尚身体都好了。于是大家跪地向南海观世音派出的那位仙人祷告。从此玉泉寺有了茶园,那茶树是仙人伸掌招唤出来的,制出的茶叶形状似掌,为了纪念那位仙人寺里和尚就把这种茶叫“仙人掌茶”。同时还将观世音菩萨和仙人的佛像都刻在石碑上,至今仍在。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西湖龙井  茶叶香气  茶叶冲泡  炒青绿茶  金银花茶  碧螺春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普洱茶的存储,专业级与玩家级
普洱茶的存储,专业级与玩家级
普洱茶有哪些常见的香?普洱茶
普洱茶有哪些常见的香?普洱茶
各类茶怎么冲泡?每种茶都有一
各类茶怎么冲泡?每种茶都有一
普洱生茶陈化有什么变化,到底
普洱生茶陈化有什么变化,到底
普洱熟茶的堆味到底是什么味?
普洱熟茶的堆味到底是什么味?
单饼的茶需要存么?单饼茶如何
单饼的茶需要存么?单饼茶如何
喝茶为什么会嘴?醉茶有哪些原
喝茶为什么会嘴?醉茶有哪些原
普洱熟茶为什么会有堆味,异味
普洱熟茶为什么会有堆味,异味
如何挖掘消费者买茶需求,请看
如何挖掘消费者买茶需求,请看
哪些坏习惯喝茶会伤胃?盘点六
哪些坏习惯喝茶会伤胃?盘点六
茶店怎样提高客户的忠诚度?茶
茶店怎样提高客户的忠诚度?茶
普洱茶的烟味到底是怎么来的?
普洱茶的烟味到底是怎么来的?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