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白茶——“南坑白”创制于建阳县(现在是区)漳墩镇桔坑村南坑片。关于这,我们之前有文章介绍过,便不再赘述。
南坑白茶,养在深闺人未识
此次我们来到建阳白茶主产区漳墩镇实地调研。据了解,漳墩镇白茶种植面积1.65万亩,每年产茶8000多担,产值可达3000多万元,该镇每年都要向东南亚各国及港、澳、台地区出口100多吨白茶,国外市场供不应求,但其白茶销售主要还是依靠原料出口,国内的销售相对较少。
漳墩“贡眉白茶”是福建特有的名茶类之一。其制法独特,不经炒、揉,直接萎凋而成片叶茶,成茶外表满披白毫,呈白色,属轻度发酵茶类。因它采摘嫩度要求高,加上独特的加工工艺,造就了它独特的品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贡眉白茶”以菜茶茶树芽叶制成,以区别于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茶树芽叶制成的“大白”毛茶。以前,菜茶的茶芽曾经被用来制造白毫银针等品种,但后来则改用“大白”来制作白毫银针和白牡丹,而小白就用来制造贡眉了。
起起落落几十年
终于拼出一片天
在漳墩镇的白沙桥头兴业茶厂,我们见到了建阳市贡眉白茶的非遗传承人——叶赞喜师傅。
叶赞喜师傅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做茶。最早在建阳国营茶厂,后来到乡镇企业任职,最后自己建厂创业。
叶赞喜师傅凭借几十年做茶功夫,如今,厂里的茶往往还没做便被订购一空。叶赞喜师傅一直说,他的茶厂能做到今天的程度,要感谢福茶公司给他们的机会。
不忍技艺失传
重拾祖上荣光
三年前,漳墩镇的一位小伙子——肖正强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不难猜测,他就是建阳白茶的创始人——肖苏伯的后代。在肖苏伯创制白茶后,肖家在建阳颇富名望,家族地位节节升高。但在肖正强的祖辈时,肖家的制茶技艺由于某种原因中断,一代制茶世家竟然陨落,实为可惜。
肖正强早年完全不知自己祖上的典故。直至一次偶然的机会,才得知自己的家业渊源。本就热爱家乡白茶的他毅然辞掉了外面的工作,回到家乡自己种茶做茶。虽然祖辈的技艺很多都失传了,但肖正强没有气馁,凭着自己的刻苦钻研,终于在他这一代将中断的祖业又延续了下去。
如今,他的茶厂已初具规模,特色鲜明,香味俱佳,茶叶品质一年好过一年。相信制茶世家在肖正强这一代能继续发扬光大,将白茶的醇香传遍全世界。
一步一步慢慢修炼
终于成就一代大师
在一堵古老石墙后面的瓦房里,我们见到漳墩镇的另一个贡眉白茶非遗大师——巫可峰师傅。
和叶师傅一样的是,年近六旬的巫可峰师傅从事茶行业也有几十年了。在建阳县国营茶厂时,巫可峰师傅在加工车间干了两年,仓库管理三年,后在审评室又钻研了两年。十几年来,巫可峰师傅从茶叶生产的最底层走到了主力位置,前年被评为“贡眉白茶”非物质遗传传承人,他的人生,就像制茶工艺般踏踏实实。
“要学好做茶技术,你只能一步一步自己走,每个岗位呆两年,没有捷径。”巫可峰师傅这样说。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