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是搞事情啊,不过潮汕本地人喝的蜜兰香和卖到外地的真心不是一个味。
这几年单丛火得厉害,茶客们纷纷入彀,赞其甘醇,醉其花香,叹其山韵。
与此同时,也有人产生了疑问:不是都说潮汕人喝茶口味重么?怎么我喝起来并没有那么重呢?
先简单介绍一下蜜兰香。
不过话又说回来,饶平的“岭头白叶”也是国家级良种,只要山场好,做出来的单丛也真心不错;可惜地理环境所限,高山茶太少,大部分地区的产茶仍然汤感较薄,香气滋味较杂,所以卖不起价。
蜜兰在凤凰山属于第一批采摘的树种,一般在清明前后就开始做了。今年天气有些古怪,晴雨不定,气温也像坐了过山车一样上上下下十分的嗨,所以没法集中采摘,都是三三两两零头碎脑地采。不过这样也好,不用去抢采茶工了。
说回正题,到底本地人喝的蜜兰跟外地人喝的有啥不同?
区别就在焙火温度上:本地人喝的茶焙火温度比外地人喝的要高很多;体现在口感上,就是前者的“蜜味”要比后者明显的多。
潮汕茶客这个群体,非常讲究“水路”,也就是茶汤入口之后由舌至腔再至喉这一路的感觉。水路清不清晰,喉感明不明显,是潮州人判断茶叶品质的一个很重要的依据;蜜兰的蜜味更多是从喉咙弥漫回来的,如果火力不够,蜜味不显,会让他们觉得不够力道。
潮州人喝的蜜兰,炭焙的茶叶表面温度(注意是叶面温度,不是热源)要在110度左右;出炉后密封半个月,待火气褪去后再喝,口感上就不会带火味。
而销往外地的茶,尤其北方地区,要把花香气体现得更明显,则火温一般在80度左右。
高山、老枞这些词儿,要是你还没搞明白它们代表了什么,那就再去看一遍《科普:凤凰单丛》。
对这款茶的冲泡建议:
水温:沸水,必须沸水。
坐杯时间:还是怕你们受不了,所以也是先别坐杯——也就是快进快出——至少前10泡都这样。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