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茶源起隋唐时期,国人将春天鲜嫩的茶叶,在采摘前20天搭设棚架,覆盖芦苇帘子和稻草帘子,通过遮荫改变光照强度、光质、温度等环境因素,来控制茶叶香气品质的形成。采摘下的新鲜茶叶当天蒸汽杀青干燥后,做成饼茶(团茶)保存。食用前放在火上再次烘焙干燥,用天然石磨碾磨成粉末冲饮,并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日常饮料。因是石磨磨的茶叶末,所以,时称磨(末)茶。
抹茶品饮时,投入茶盏调膏,然后冲入沸水(宋人称之为“汤”)点注调出泡沫(时称“汤花”)的一种茶品沖沦方法(时称“点茶”)
点茶法由文人推行,后经宋徽宗赵佶所著《大观茶论》上行下效的影响,形成了从庙堂到市井风行一时的举国饮茶之风。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就是唐代诗人卢仝对抹茶的赞美之词。
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最早记述茶磨∶
“浸穷厥味臼始用,
复计其初碾方出。
计尽巧极至迂磨,
信哉智者能创物。”
宋朝,抹茶发展为茶宴,当时最为有名的评茶专家、大文豪蔡襄在《茶录》中评述斗茶方法:清朝茹敦和在越言释中说,古者茶必有点,其硙茶(抹茶)为撮泡茶,必择一二佳果点心,谓之点茶。
抹茶冲泡前需先温碗,把茶碗连同茶筅一起用开水烫过。在茶碗中放入少量抹茶,加入少量温水,然后用茶筅搅拌均匀并打出浓厚的泡沫,非常美丽,爽口。
现今的抹茶(まっちゃMatcha)产业已发展得非常庞大。除了直饮外,作为一种营养强化剂和天然色素添加剂,被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诸多行业,衍生了品种繁多的抹茶甜食、饮料等,也广泛地应用于美容化妆品类。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