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民手上拥有及喝过的铁观音,分别由三种不同风味组成,那就是传统型、熟香型及清香型,不管什么型,假设做工都毫无疑问能说上一声好、够完整,花红柳绿的香,燕瘦环肥的香,有何不可,届时各香入各鼻,香香自立门户成一格。
传统型铁观音,茶味与火香绞缠成一缕魂似的,约六十至八十年代的畅销品,茶体里常留着一种珍贵的时间的沧桑气息,不懂茶的的人也会轻易感觉出来。
九十年代喝的是熟香型观音,茶都长得大名鼎鼎的蝌蚪形状,茶条色泽呢当然是如雷贯耳的青褐色。当时我们泡完茶后喜欢把茶叶一片一片打开来看,天可怜见几乎都是“绿叶红镶边”的,也即表示我们看到叶子的锯齿边缘显褐红色,叶子中间却仍保留绿色,绚丽迷人。
那是一个讲究纯真的年代,人们依循着观音本身的特质,该怎么采摘怎么走水怎么发酵怎么揉捻才能激发它的本性,也就老老实实这样做;故茶叶的体态、气质、色相在用心制工后,八九不离十会呈现一个我们认为最适口的完美状态,然后我们看、触、嗅、喝,然后我们的身体记忆了这种能令我们快乐的仪式。
当时不必像如今这般需将铁观音分成什么型什么型,反正一律叫观音,清香型观音还未出世呢,故也没有所谓的熟香型观音。反正茶们必须过关斩将一一达到上述表征的要求,最后有“韵”从喉头缓慢地扩散至全身,它才能被冠之观音美名。
清香型观音的诞生,致使人们为了作商品区别而在观音名称上标示出它不同风味类型,是相当符合经济效益与推广的做法。此处所说熟香型观音,一般被称之浓香型观音,这里强调“熟香”而不叫“浓香”,因为熟香型观音风味由焙火形成,是清香型观音不焙火最大的分水岭。
经过慢火细焙的工序,观音逐渐去掉多余含水量,醇化而显露茶更深沉的风华,像走过了一段青涩岁月,如今修炼成一种笃定风采的女士,由生到熟的“熟香”会更接近我们的想法,它并非由“淡”转“浓”的“浓香”。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