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叶茶库 > 其他茶类 >

何以造就黄茶的“独特三黄”

时间:2023-11-13来源:极致茶文化 作者:极致茶文化浏览:
一、概况 (一)简史 黄茶系六大茶类之一,为我国特有茶类。早在唐代,四川的蒙顶黄芽就已作为贡茶而出名。1597年许次纾的《茶蔬》记载,就有类似黄大茶的制法和黄茶的品质,可见,黄茶制作已有几百年上千年的历史。黄茶是由炒青绿茶制法演变而来的,所以在制法上近似于绿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一、概况
(一)简史
黄茶六大茶类之一,为我国特有茶类。早在唐代,四川的蒙顶黄芽就已作为贡茶而出名。1597年许次纾的《茶蔬》记载,就有类似黄大茶的制法和黄茶的品质,可见,黄茶制作已有几百年上千年的历史黄茶是由炒青绿茶制法演变而来的,所以在制法上近似于绿茶,但由于增加了闷黄过程,品质与绿茶有着明显的不同,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叶黄汤”,香气清纯,味厚爽正。特殊的焖黄工艺造就了它的独特“三黄”(干茶黄、汤色黄、叶底黄)。
按鲜叶老嫩,黄茶可分成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3大类。现在黄茶生产主要在湖北、湖南、安徽、四川、浙江、福建、广东等产区。黄芽茶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黄小茶有远安鹿苑、霍山黄芽等,黄大茶则有皖西黄大茶和广东大叶青等。
(二)黄茶分类
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香气高锐、滋味醇爽。按照鲜叶的老嫩,黄茶可分为黄大茶、黄小茶和黄芽茶3类,制法各有特点,对鲜叶的要求也不同。高级黄茶的闷黄作业不是简单的一次完成,而是颜色分多次逐步变黄,以防变化过度和不足,造型分次逐步地塑造,达到外形整齐美观。
(1)黄大茶
主要包括产于安徽霍山的“霍山黄大茶”和广东韶关、肇庆、湛江的“广东大叶青”。
(2)黄小茶
主要有湖南岳阳的“北港毛尖”,湖南宁乡的“沩山毛尖”,湖北远安的“远安鹿苑”,浙江温州、平阳一带的“平阳黄汤”
(3)黄芽茶
原料细嫩,采摘单芽或一芽一叶加工而成。主要有湖南岳阳的“君山银针”,四川雅安,名山县的“蒙顶黄芽”和安徽霍山的“霍山黄芽”。
 
二、黄茶加工技术
黄茶的加工工艺绿茶相似,主要工序是:鲜叶一杀青一揉捻一闷黄一干燥。正是其中特殊的焖黄工艺造就了它的独特“三黄”(干茶黄、汤色黄、叶底黄)。
(一)鲜叶采摘要求
黄大茶一般可采一芽三四叶新梢,黄小茶则要求芽叶细嫩、新鲜、匀齐、纯净。如君山银针为纯芽头制成,且在清明节前1周采,过了这个时间采的芽叶就只能作为制毛尖茶的原料;而广东大叶青是选用云南大叶种带毫的芽叶制成,要求一芽二三叶初展。
(二)杀青
黄茶杀青的目的和原理与绿茶基本相同,但在锅温、投叶量、杀青时间、操作技术的掌握方面有所差异。
1.锅温与投叶量
绿茶相比,黄茶杀青锅温相对较低,投叶量也较少。黄小茶杀青锅温一般在120~150。C,黄大茶一般在】60~180。c。由于锅温较低,因而投叶量较少,如君山银针200~600 g、蒙顶黄芽150 g。广东大叶青的原料为云大种,其杀青锅温和投叶量与绿茶相似。
2.杀青时间
绿茶相比,杀青时间相对较短,一般3~5 min即可完成杀青。如君山银针杀青时间为3~4 min,蒙顶黄芽为4~5 min,广东大叶青时间稍长需6~8 min。
3.操作技术
绿茶杀青是多抛少闷,而黄茶杀青是多闷少抛。因为黄茶的品质要求是黄汤黄叶,利用多闷方法,产生强烈的水蒸气,在湿热作用下破坏叶绿素,破坏酶的活性,使叶色转黄。
4.杀青程度
叶子卷缩.叶色变暗绿,嫩梗柔软,折而不断,手摸有黏性,有臭气消失,略有清香。
(三)揉捻
1.手工揉捻(黄小茶)
黄小茶嫩度高,且含毫,因而一般都是利用手工揉捻,不采用机械揉捻。杀青后,经摊晾,使水分重新分布均匀,然后在锅内较低温的情况下进行揉捻。如北港毛尖在锅温较低的情况下进行揉捻,一般揉捻程度较轻,掌握用力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
2.机械揉捻
对于那些生产量大,原料较老的叶子,一般是黄大茶则采用机械揉捻方式进行揉捻。机械一般选用中、小型揉捻机,加压方式由轻到中再到轻,注意保毫保尖。如广东大叶青的揉捻是利用机械揉捻,中型揉捻机有265型、255型等。揉捻加压采用轻一中一轻的方式,不加重压,并多次松压。揉捻时间为1、2级原料40~45 min,3级以下原料50 min。黄大茶的揉捻程度,一般掌握叶细胞破损率在60%左右,条索紧结圆浑且芽叶完整。
 
(四)闷黄
1.闷黄的方式
根据茶坯的干湿不同,黄茶闷黄的方式可分为湿坯闷黄和干坯闷黄两种。
(1)湿坯闷黄又分揉捻前闷黄和揉捻后闷黄两种,揉捻前闷黄的如沩山毛尖(杀青一闷黄一轻揉一烘焙一拣剔一熏烟)。揉捻后闷黄的如广东大青叶(杀青一揉捻一闷黄一干燥)。
(2)干坯闷黄 又分毛火后堆积闷黄和足火纸包闷黄,毛火后堆积闷黄的如霍山黄大茶(杀青一揉捻一初烘一堆积一烘焙)。足火纸包闷黄的如君山银针(杀青一摊放一初烘一摊放一初包一复烘一摊放复包一干燥)。
黄茶闷黄不论采用哪一种方式,都是利用湿热作用,使叶子内含物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从而达到黄茶的品质要求。
2.闷黄时间
由于闷黄的方式、温度、茶坯含水量等不同,因此闷黄时间也不同。一般湿坯闷黄时间较短。如广东大叶青在室温20~25。C时,闷黄时间4~5 h,室温28。C以上时,闷黄的时间2.5~3.5 h即可。干坯闷黄的时间较长,如君山银针初包时间40~48 h,复包时间也有24 h。
3.闷黄程度
闷黄一般以芽叶变黄为适度(芽茶变金黄为适度)。如广东大叶青闷黄适度的特征为:叶子发卅浓郁的香气,青草气消失,茶香显露,叶色变为黄绿色而有光泽。
(五)干燥
黄茶干燥分毛火和足火。一般毛火采用低温烘焙,足火采用高温烘焙。干燥温度先低后高.是形成黄茶香味的重要因素。毛火采用较低的温度烘焙,干燥速度慢,有利于内含物的变化,多酚类进行缓慢的非酶性自动氧化,促使叶子进一步变黄。足火温度略高,是为了增进茶香。并固定已形成的品质。如霍山黄大茶初烘温度为120℃,而足火复烘温度为130~150℃。再如君山银针复烘时温度45℃左右.而足烘时达50℃。还有霍山黄芽足火烘温也达到100~120℃。
参考文献:
[1]古能平主编,茶叶标准化生产加工技术,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4.04,第245页
[2] 龚自明,郑鹏程编著,茶叶加工技术,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第121页
[3] 朱朝枝,黄锦文主编,现代农业实用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7,第254页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云南大叶种  六大茶类  炒青绿茶  君山银针  多酚类  普洱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旺苍县五举措加快推进黄茶产业
旺苍县五举措加快推进黄茶产业
岳阳黄茶销量和产值均占全国7
岳阳黄茶销量和产值均占全国7
缙云黄茶成百姓眼中“黄金茶”
缙云黄茶成百姓眼中“黄金茶”
黄茶的基本分类
黄茶的基本分类
“岳阳黄茶”获国家地理标志证
“岳阳黄茶”获国家地理标志证
黄茶制作的特别
黄茶制作的特别
2015龙游黄茶文化旅游节在龙游
2015龙游黄茶文化旅游节在龙游
黄茶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黄茶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浅谈黄茶制做工艺
浅谈黄茶制做工艺
黄茶的制作特征
黄茶的制作特征
用盖碗冲泡黄茶
用盖碗冲泡黄茶
春季适饮微发酵的白茶或黄茶
春季适饮微发酵的白茶或黄茶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