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山黄茶自古便是贡茶,其特别之处更在于工艺的焖黄,黄茶中的“软黄金是茶黄素”。黄茶的茶黄素很高,在焖的过程中产生很多消化酶茶性温和,香气馥郁,更有通脾胃之妙,特别推荐给肠胃不好的朋友。然而焖黄工艺却一度失传。
为什么霍山黄茶一度失传?
焖黄工艺为什么这么难恢复?
理论上焖黄只是茶叶的“湿热”作用下破坏酶的活性,但是实际上很难把握。在统一闷黄的时候,茶叶里外闷的程度不一样,闷的不足,色泽黄绿相间,类绿茶,闷过了,颜色暗黑,香气沉闷,滋味薄,茶气弱。黄茶的工艺不仅仅需要知道怎么闷,还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不停的实践。
消费者对黄茶越来越陌生;此外,黄茶加工工艺复杂亦是黄茶衰落的另一主因。黄茶的核心加工工艺是闷黄,但闷黄的度很难把握,生产出来的茶叶每一批的品质都有差距,且生产黄茶的成本很高,每斤黄茶的销售价格至少要在千元以上,企业才能保证有利润。湖南君山银针茶叶公司总经理王准说:在经营中,我们也深深感到消费者对黄茶的认知度越来越低。比较六大茶类,绿茶、青茶、黑茶、白茶、红茶都在宣传、推广,在各种博览会上,惟独难见的是黄茶的影子。如果长期下去,黄茶的路越走越窄。
黄茶还能复兴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