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茶以黑毛茶为原料,过去需要在每年夏天的三伏天以传统工艺使其发酵和发花并且产生冠突散囊菌,制作十分讲究。但由于科技日新月异,现在则会使用科学的方式萃取优势菌种,而且也较以前的金花更旺盛、更好,此制作技术至今被列为国家二级机密。
而茯砖又称之为边销砖,在大陆地区专门供给给新疆、西藏等游牧民族。此政策的由来是因为边疆的地理环境关系,难以种植蔬果,长期下来居民缺乏维生素和营养,因此政府以茯砖作为代替蔬果的补给品,供应给边疆民族,而边疆民族倚靠茯茶中的维生素、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帮助消化,会加入盐巴、羊奶酪制成「酥奶茶」。
刘先生说,台湾喝茶习惯以清香乌龙为主,或者是早年从香港引进的烘焙铁观音、铁罗汉等,到了80年代开始普洱才陆续引进到台湾,而他自己起初也是收藏普洱茶,刚好在认识普洱茶的过程中接触茯砖,到了约2006年开始,台湾才陆续有人引进茯砖,从此和茯砖结下深厚缘分。在台湾的市场,可找到1950年代的茯砖。此次刘先生分享的则是1953年湖南安化白沙溪厂压制的第一片茶样本,俗称实验砖。这片茯砖靠近闻依然保留茶叶的清香味,拿在手上格外沉重。刘先生说道,一般茯砖都是三公斤为标准,更古早则是以三公斤和两公斤的规格。
而购买这样的稀品,判断其真伪是一大学问,刘先生说最直接的判断其实就是辨识茯砖包装的纸张,依照当时的造纸、印刷技术以及模板便能辨知一二。
一般而言,50年代的纸张纤维极为粗糙,而60年代的包装纸则宛如黄色牛皮纸。而且当代印刷皆为计算机一次性的扫描印刷,不过过去则是采用套印,因此整体包装的颜色并不会有一致性。
另外,包装上的图片也是一大历史学问。1950年代前期出产的茯砖正反面均会印出一台火车,所以称这个年代出产的茯砖为「双面火车头」。
另一个有趣之处是,由于当时尚未实行简体字,因此包装上的文字均为繁体字。那么,50年代接近60年代的茯砖包装上有相当大的转变,文字上也从繁体字转为简体字,从原先的正反面都各有一台火车的「双面火车头」变成只有正面印有一台火车,因此称这时期的茯砖为「单面火车头」。
除此之外,包装上如果印上「白票」,则可浅判是50、60年代,若白票是贴上去的则是60年代接70年代。依照包装上的口子(封口)也能辨别,主要分为两个系列分别是折口和贴口。50年代至60年代是贴口,60年代后期则是折口。刘先生说道,他个人认为折口的茶汤口感较老气,有回韵。
更大的辨识方向到了50年代末期接60年代则以因为政策提倡民族团结,所以会印有「民族团结牌」在包装上。「民族团结牌」的茶也是市场上的珍品,整体的出产分为灌县茶厂和北川茶厂。灌县茶厂所出产的茶上面会有一张扇形图纸,因此会称之为「灌县扇形」。
另外,当时为了要去边疆慰问藏族,会覆盖另一张长方形的图纸在扇形的图示上。长方形的图纸一般都是印有各民族手拉手的图示,下面又有两排字,因此专业人士都称之为「手拉手双排字」。
除了「白票」之外,还有茯砖相当典型的「红票」,分别由北川、漩口、邛崍等茶廠生產。另外,红票又分为有印字与没有印字的,一般没有印字的都是年代较久远,属于中茶公司统一销售,至于有印字的红牌最经典的即为位于四川的北川茶厂所出产。根据资料50年代到90年代都有北川茶厂出产的茯砖,历史跨度相当大,同时也为市面上最常见的茯砖类别。年代的区分也是从纸张的印刷、包装上头的颜色判断。70年代以前的红票会印有四个字,包装上呈现黄色,而70末期至80后出产的则上会印有七个字,包装的头呈现绿色。不过自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北川茶厂已走入历史。
2010年在台北市永康街承租一间店面,将其取名“云之南”。2011年,全心投入茶叶经营。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