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我们问起,到底“茶窖藏茶”始于哪一年的时候,张均伟犯了难。
即便如此,一些现在六堡仓储常规做法的历史起源,在这里,却也实难考证。
这是仅属于今天六堡茶界大厂们的做法。而几十年以来,“窖藏”的持续应用,也成了今天主流六堡茶口感成因中,密不可分的一环。
六堡窖藏起因:
始于一个集体的“无意识”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建国初期,以出口创汇为主的六堡茶在存放上,是没有今天如此复杂的仓储和“转仓”讲究的。
甚至作为农产品之一的茶叶,早期是和其他的山货、凉果、土特产一样囤放在“工农仓”,然后根据每一个来自港澳、东南亚以及海外其他的订单,分批次出库、装船、驶向订货方的目的地……
我们找到了六堡茶独特口感成因的最大机密:特有小环境窖藏!
梧州西江流域,当年繁忙的水路
慢慢地,这段时间的茶叶的仓储开始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而梧州又是个水路发达,山脉众多的口岸城市,穿过市区十几公里的河道和周边的山形地貌,非常有利于水汽和浓雾的形成,所以这里也是一个温度和湿度都比较高的茶叶产地。特别是在梅雨季节,一不留神就会发生霉变。
我们找到了六堡茶独特口感成因的最大机密:特有小环境窖藏!
今天依然水路货运发达的梧州
于是,出于干净、可控等种种原因和考虑,早期的梧州人们开始寻找单独的房子、仓库以及可以利用的大型空间,开始用谨慎的态度,对待六堡茶的仓储。
我们找到了六堡茶独特口感成因的最大机密:特有小环境窖藏!
关于六堡茶仓的历史老照片
在物资短缺的年代,就地取材、物尽其用的前提下——于是,抗战时遗留下的防空洞,冬暖夏凉,相对隔绝于外部气候,也成为了不错的选择。
我们找到了六堡茶独特口感成因的最大机密:特有小环境窖藏!
是的,利用这种类似红酒酒窖的防空洞藏茶,最初并没有科学的依据,只是时代条件的局限下,秉着物尽其用的原则的一个偶然的做法。但无意间,“窖藏”也开始慢慢成为左右六堡茶口感滋味的因素之一。
窖藏价值的“二次发现”
什么样的茶适合放置在窖藏?可以放置多少时间?此时还并没有形成一个有意识的规范。而是根据距离厂房的远近、出厂的先后顺序,甚至是它的箩筐大小、拿取的方便性,批次的体量……来决定到底是放大库,还是放散库;是放木仓,还是放茶窖。
我们找到了六堡茶独特口感成因的最大机密:特有小环境窖藏!
但随着1955年,根据港澳,以及东南亚客户的市场要求和反馈——客户普遍偏好水色深、滋味稠厚的口感。出于市场的考虑,当时的中国茶叶公司广西省分公司梧州支公司(即今天“梧州中茶”的前身),开始研究六堡茶的冷水渥堆发酵工艺。
就这样,早年的一个集体“无意识”动作,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日复一日的重复下,开始逐步形成一个稳定的行为规范。
窖藏+(砖)木仓,
今天六堡茶大厂的标准仓储
在六堡茶的购买过程中,你通常能在大部分厂家产品的包装上,看到两个日期——一个是“生产日期”(即出厂日期),一个是“陈化日期”(即陈化起始日期)。
这是相对其他后发酵茶里,六堡茶比较特殊的一点。
而对于六堡大厂茶来说,标准的仓储环境,木仓和窖藏,一个都不能少。
我们找到了六堡茶独特口感成因的最大机密:特有小环境窖藏!
梧州中茶的“陈茶窖”,约2000方,可以同时容纳300多吨六堡茶。冬暖夏凉,控温控湿,通风透气而不透光,跟一般的仓储环境有着明显的地方差异。
在经过数十年的技术经验总结,梧州中茶认为,茶窖常年温度保持在20℃~28℃之间,湿度常年保持在55%~75%之间,对于六堡茶而言,是一个最为科学合理的区间。
而一般,在经过陈茶窖窖藏一年左右以后,茶叶将再进入木仓陈化。
我们找到了六堡茶独特口感成因的最大机密:特有小环境窖藏!
作为一个建成已经有六十余年历史的木仓,这是一个砖木结构的老房子,许多的经典外贸六堡茶,都是从这个仓库中走向世界。
在今天人们的普通认知中,一款好的黑茶的形成,原料是基础,工艺是保证,陈化是升华。而六十多年来,砖木仓的不间断使用,有稳定的温湿度控制和通风性,也逐渐形成了非常特殊的微生物菌落和小环境,有利于六堡茶的后期转化。
注:当然,以上只是常规的操作,具体到每批茶是不是适合窖藏(不是所有的茶都窖藏,也不是所有的茶都适合窖藏的。比如发酵程度很轻的,发酵很深都不太适合窖藏,原料茶、内含物不丰富的也不适合),每批茶具体的窖藏时间、木仓陈化时间的或长或短,都是要根据茶叶本身特性判断,再按照技术方案定好存放时间及位置。这需要多年的经验和技术积累才能把握。
我们找到了六堡茶独特口感成因的最大机密:特有小环境窖藏!
在这里,之所以强调“窖藏+木仓”,是六堡茶大厂的仓储标准,是因为,这是民间小厂都不太容易具备的条件。
首先,“窖藏”是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这个时代背景导致——只有大厂才有这个方法论,后期才涌现的民营小厂,在资源上暂时没有,在规模上也不太需要窖藏。
而(砖)木仓相对易得,但木仓内的菌群环境却是无法短时间复制的,这个时间障碍,对于后发酵茶而言,也是民营小厂暂时无法逾越的鸿沟。
结束语
温度、湿度、通风、光线、杂味、压力……等仓储环境中的各个因素,都在影响着茶叶的陈化。
并在数十年的历史沉淀和经验总结下,形成了只属于当地的,一个规范成型的仓储形式和管控办法。
从这样的思路下,六堡茶为什么会有“窖藏”的做法,其实不难理解。
“而且今天,六堡茶作为地理标志产品,‘窖藏’也是六堡茶地理标志加工技术规程中,加工工艺要求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我们找到了六堡茶独特口感成因的最大机密:特有小环境窖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