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老白茶这一文就够了
时间:2023-11-16来源: 茶事频道 作者:佚名浏览:
次
随着白茶的越来越普及,这几年,白茶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在新、老白茶之间,更多的人选择了老白茶。业内一句被说烂了的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说的就是老白茶的好。你了解老白茶吗?怎样的白茶,才能成为老白茶呢?一起来看看吧。 1|哪一种白茶适合放成老白茶?
随着
白茶的越来越普及,这几年,
白茶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白毫银针:用肥大芽头制成,色白如银,形状如针。毫香浓,滋味鲜爽。
白牡丹:一芽二叶,二叶抱心,色泽灰绿。香气清纯,鲜甜甘爽。
寿眉:有时又称贡眉。用一芽二三叶制成,香气纯正,滋味醇和。
喝寿眉,喝的是它的醇。
白毫银针、
白牡丹、寿眉,
采摘的
原料是由嫩到老的,并不意味着越嫩越好,只是说嫩度不同,风味各异。老银针和老牡丹是比较少的,恰恰相反,
原料较老的寿眉,正最适合陈放成
老白茶的,也就是平时常说的老寿眉。
寿眉芽少叶多,还带有一些
茶梗。看似粗老的茶,比起嫩茶,
转化更快,变化更为明显。老叶和
茶梗的
内含物质更加丰富,非常利于
转化。此外,
茶梗还能给茶饼增加一些空隙,利于茶的呼吸,在合适的氧气和湿度下,寿眉就这样随着时间慢慢变老。
不需要人过多的干预加工,靠的就是人对大自然的充分利用。不炒不揉,全靠晒,吸收太阳光的能量,让
白茶在尽可能少的外界干扰下自由地绽放。
白茶适合陈放,正是由于它完整的保留了
茶叶的诸多成分,可以慢慢
转化。
寿眉在储存的过程中,丰富的内质成分更容易产生明显的
转化。香气逐渐沉下来、
汤色变深变红、滋味变得醇和,
茶性也逐渐由凉转温。原本带的一点生青味消失不见,香逐渐演变成了
荷香、
枣香,甚至
药香,口感饱满带甜。
在
茶性变化这个过程中,时间起的作用,跟中药炮制有些类似。通过各种炮制
工艺可以改变药性,比如炙、煨、炒、煅。但是对茶,我们交给时间。
新白茶比较凉,清热降火、祛暑解毒特别适合。
白茶在存放的过程中,性质慢慢从凉转平,从平转温。凉温两性,也是相对来说的。
老白茶性质温和,更适合广泛人群品饮。
老白茶耐泡是公认的,慢慢泡个十多泡都没问题,用来煮饮,则更加浓醇。
老白茶可以先
冲泡几次再煮,冲到五次左右,置入耐热玻璃
壶或者陶
壶,10克的茶大概加500ml水,煮开之后调成小火,慢煮两分钟,根据个人喜好的浓淡调整茶量和煮的时间即可。煮出来的
老白茶,喝起来醇香十足,有淡淡的
枣香或者
药香,喝完感觉温暖、舒畅。
内含物质的丰富程度主要决定了茶的耐泡程度,鲜嫩的茶往往泡几泡就没味了,而老寿眉随着
冲泡次数的增加,
茶汤浓度降低较慢。
耐泡跟
制作工艺也有关系,不炒不揉,自然日晒,文火
烘干,这些都保证了
白茶细胞的完整性,浸出相对慢一些,而更为持久。
茶叶梗是个好东西,其中的香气、滋味成分还会在茎叶内游走,一定比例的
茶叶梗让老寿眉更耐泡。
良好的储藏条件是
老白茶品质的保障,茶中的成分得到合理的变化而不是消散,这样的
白茶才
越陈越香。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