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喝武夷岩茶,清朝大学士袁枚深谙此道,他曾在《随园食单.茶酒单》中这样写到:
“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
一杯以后,再试一二杯,释躁平矜,怡情悦性。
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
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
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且可以瀹至三次,而其味犹未尽。”
在袁枚的笔下,武夷岩茶的形象跃然于纸上。
且岩茶会让人上瘾,喝了一杯还忍不住要喝第二杯,第三杯。
岩茶就是这么魔性,让人念念不忘,为之成狂。
在前人的努力下,终于得出了一套公式,想要喝懂岩茶,可以从5个方面着手。
1、香气
2、外形
3、汤色
4、叶底
5、滋味
在这5个方面中,滋味是最难懂的一项,甚至其难度可以超越山场论。
因为在滋味中,还包含了岩韵、岩骨,光是这2个名词,都能让不少茶友晕上好长一段时间。
既然滋味的难度最大,就放在最后一项了解,先来看看其他4个公式元素。
1、香气
岩茶的香气,可分为3种。
一是品种香,二是山场香,三是工艺香。
不同的山场因为土壤、气候的个性差异,也会影响岩茶的香气,比如某些山场容易做出高扬的花香,而有些山场做出的花香就细幽、内敛。
如果发酵程度轻、焙火低,就容易做出花香。
一款好的岩茶香气亦是有特征。
2、外形
外形是否合格,用一句话便可概括:
“须质实重量,条索长短适中,紧皱稍细,条索形状力求纯净,整齐美观,色泽须呈鲜明”
总结来说,一款好的岩茶,条索一定是整洁、均整、颜色鲜明。
3、汤色
或者说,焙火用力过猛,是条索炭化,冲泡时也会出现浑浊感。
4、叶底
更为重要的是,要看叶底是否鲜活。
何为鲜活?
5、滋味
不论是以何种形式出现,岩茶的汤水是一定要有香气的。
岩骨与花香,一直是岩茶发烧友想要认真喝明白的元素。
虽说村姑陈能用文字与茶友们喝岩茶的指标和大致感受。
但每个人对岩茶的感受都不一致,这些指标只能够辅助大家,类似于提供一条捷径。
至于喝茶路上风景几何,只有亲身体会过才能下定论。
不知道,你们对岩骨花香是怎么理解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