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茶叶茶库 > 其他茶类 >

详解国内四大红茶之澜沧江畔访滇红

时间:2023-11-20 10:20来源:竹天笑的博客 作者:竹天笑浏览:
澜沧江畔访滇红 人头马VSOP,呈深金黄色或琥珀色,通透如水晶,有清淡的香草味和橡木味。高品质滇红散发出标志性的蜜糖香,并伴有甜甜的花果香,色泽橘红透明。先倒干邑几滴入杯打底,再把热滇红倒入,高温激活酒香。茶香、酒香交换融合,大口畅饮则一股热流直抵体内,
普洱茶
澜沧江畔访滇红
人头马VSOP,呈深金黄色或琥珀色,通透如水晶,有清淡的香草味和橡木味。高品质滇红散发出标志性的蜜糖香,并伴有甜甜的花果香,色泽橘红透明。先倒干邑几滴入杯打底,再把热滇红倒入,高温激活酒香。茶香、酒香交换融合,大口畅饮则一股热流直抵体内,中西合璧,感受奇妙。 
红茶常可做调饮。但其与白兰地的搭配,则是我们在云南见到的最有想象力的饮法。
安石村
3月9日,农历二月初五。安石村的茶厂“开秤”收了,这恐怕是国内最早开采的春茶。 
一大早,19岁的李寒玉和爷爷挎着竹筐走上了茶山。经过一冬的休养生息,茶树重新焕发了生机,顶端墨绿肥厚的老叶上萌发出了细嫩的芽头,如同覆盖了一层翠绿的细绒毯。露水还躺在叶片上,映射着芽头上的绒毛,纤毫毕现,更加青翠欲滴。 
李寒玉把茶筐斜挎在肩头,两手同时采茶,动作熟练,如同弹钢琴一般在茶树上划过。她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叶梗,手腕一转叶片就掰了下来,然后塞入手心攥住。当两手的青叶满了,就转身放入筐里。 
采茶是很有讲究的。最值钱的部分是芽头,长到两厘米左右才可以摘;其次是一芽带一片叶子,可以制作特级滇红茶;再次就是一芽两叶,制作普通滇红茶。好几片叶子一把采下,就是最普通的“大众茶”了。只用芽头做成的滇红,俗称“一根针”,香气最强,价格也最高,是特级茶的一倍以上。“一芽一叶”制成的特级滇红,虽香气略逊,但是滋味更浓,久泡不淡 
采摘茶鲜叶时,将精粗原料分开采摘,分级制造,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也能保证成茶品质的一致性。此外,采摘的叶片老嫩程度必须一致。细嫩的鲜叶,叶质肥厚软嫩,内含物含量高,纤维素含量少,制成的红茶,条索紧结,香气浓爽鲜醇,汤色红亮,叶底红匀。
  
“采过之后,下面要留一片叶子,这样后面的芽才长得快。”李寒玉对我说。一名采茶熟手只采芽头,一天最多采2公斤,“一芽一叶”则可得8~10公斤。春茶初采,一片茶园一周可采一次。3月21日春分后,雨水渐多气温升高,就可3~4天采一次。 
安石村在滇西的群山深处,属于云南临沧市凤庆县。海拔1700~2300米。全村有4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768户农户,总人口3000多人,大部分村民居住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区。这里被称为“滇红第一村”,全村6560亩土地,除了60亩地种蔬菜,其余全是茶园。在这个村的田地里,捡不到一粒粮食。  
李寒玉家有十几亩茶园,都在山坡上。直起身四周望去,附近是三四百米高的丘陵,红褐色的泥土之上是大片青翠的茶园。从高处看,一圈圈的茶田如同古树的年轮;层层叠叠又似老人的额头皱纹。远处青黑色的群山如同屏风一般挡住视线。从印度洋上空飘来的暖湿气流压在山头,云雾缭绕。茶园里种着桃树、梨树与核桃树。桃花、梨花正当怒放,红白相间,生机勃勃。果树与茶树共生,可使茶叶平添了水果的芬芳。蚕豆就种在茶园边,掰开豆荚,一路走一路吃,清香可口。
  
山区气候多变,突然一阵细雨落下,打湿了泥土。对于春天的雨水,茶农的态度有些复杂。有些雨水,利于植物生长,茶叶新芽萌发得就早,采茶时间也可以提前,便于抢占春茶市场。如果雨下多了,空气湿气温低,则不利于茶叶发酵,制不出高品质的红茶。若是连日下雨,则连采茶都不可能了。 
滇红集团茶叶科研所所长张成仁也在茶山上巡视。“今年的气候好,是风调雨顺的一年,雨水不多不少,每个节气都来了一点。”张成仁对我们说。按照以往的采茶旧历,一般农历二月初八“开秤”采茶,今年还提早了几天。 
日头过午,李寒玉已经采满了一筐青叶,大概七八斤重。她把茶筐背在身上去茶厂卖鲜叶。今年的收购价比去年略高一些,芽头每斤45~50元,一芽一叶每斤13~16元,大众茶每斤5元钱。以前李寒玉一直在广州的一家电子管厂打工,每个月有接近2000元的收入。今年茶叶价格好,李寒玉打算在家待到清明后,抢完春茶再走。
  
在茶厂门口过秤后,茶农就把鲜叶背到楼上摊晾。楼下是生产车间,揉捻机、烘干机发出嗡嗡的震动声,放在烘干箱中发酵的叶片逐渐变黑发热,散发出浓烈的果香,甚至有一点酸味。时间长了,这种味道会让人感到有点头晕,就像喝醉了酒。
靠山吃山,安石村自古以来就种茶采茶,山顶上还存留着明清时期的老茶园。以粮为纲的年代,茶树被砍掉,在山坡上种粮。但是山区气候冷凉,又缺乏灌溉,只有靠天吃饭。一亩地只产300多斤,口粮尚不足1/3,遇到灾年连种子都收不回来。世纪之初,村人均年收入只有600多元。2002年后,村里开始大面积种茶,日子于是好转。现在农民年收入达到了6000多元。
李寒玉的家里还培育很多鲜花,以山茶和兰花为多。农民将野生山茶树移植嫁接,便改良出许多优良品种,如“珍珠”、“恨天高”、“童子面”等。现在一棵长势茁壮的茶花能卖到六七百元。2007年,茶花成为炒作对象,一棵普通的茶花也能卖到三四千元。
 
滇红地理
每年5月中下旬至9月底为滇西的雨季,10月至第二年5月中则为旱季。春茶的采摘从3月中开始,至5月中。此后,开采夏茶至8月。9~10月就可采秋茶茶区一年可采三季,产量丰富。这也是区别于其他茶区的一个重要特点。 
3月是滇西最漂亮的季节。雨季还未到来,怒江与澜沧江的水势平稳清澈。鲜花开满山冈,三角梅、山茶、木棉、春槐争奇斗艳,即使在贫瘠的石头缝里,也摇曳着紫茎泽兰的白色花朵。 
六山、五水构成了云南山岭纵横,河谷渊深的地形地貌。这种帚形的地系、水系,使云南西北高东南低,既可抵挡西北大陆性气候的入侵,又可接受来自印度洋、太平洋温暖季风,随地形产生温度水平、垂直的变化,形成独特的低纬度高海拔的气候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霜期很短,雨热同季。 
云南划分为滇西、滇南、滇东北三个茶区。滇红产于滇西、滇南两个自然区。其中又以滇西茶区为主,包括临沧、保山、德宏、大理4个州县,种茶面积占全省的52.2%,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65.5%,系滇红的主产区。其中又以临沧为滇红的核心产区,滇红产量的90%左右来自临沧。
这块主产茶区基本上分布在横贯东西的北纬23度27分附近。在北回归线附近不超过3个纬度范围内,被科学家称为“生物优生地带”。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气象专家张坤、李继光、刘运章论证,临沧地处西部型云南低纬山地季风气候的中间带,从地理位置、海拔、光、热、水等气候资源看,全部具有世界一流的种植茶叶的气候条件。
  
怒江、澜沧江两大水系将临沧夹在中间,北回归线从境内穿过。境内群峰起伏,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全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低纬度、高海拔,水资源丰富,土壤红壤pH值偏酸,最适宜茶树生长。同时,海拔高的地区,茶叶的生长周期较长,茶叶的品质也就相对较好 
如果再将产区缩小,临沧又以北部的凤庆县为红茶的核心。全县有30.1万亩茶园,面积为全国第三位。每年产茶2.1万吨,其中80%用于制作滇红茶。1938年第一斤滇红茶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凤庆县在滇西纵谷南部,境内群山连绵,山川相间。澜沧江从北向南流淌,在凤庆境内却拐了一个弯,自西向东流,然后再折向南奔流出境。由于澜沧江及其支流顺甸河、黑惠江、迎春河切割,从北至南形成四大峡谷。西部地势较缓,呈波浪式向西延伸,形成丘陵盆地。 
境内山脉,属怒山、云岭两大山系。云雾缭绕,溪涧穿织,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多红黄壤土,腐殖质丰富。年平均气温13~15摄氏度,年降水量1200毫米,相对温度约70%。由于全县经济基本为农业,几乎没有产生大的工业污染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优质的茶种。 
从植物学的分类上看,云南大叶种茶分为三个品系:勐海大叶茶勐库大叶茶和凤庆大叶茶。其中后两者分别原产于临沧的双江和凤庆两县。
“三大品系中,勐海种和勐库种比较适合制作普洱茶,而凤庆种则适合生产高档红茶。”张成仁说。凤庆种茶叶面宽大肥厚,内涵物质多,结实力较强,产量也高。其中所含茶多酚儿茶素含量高,适合生产红茶。“用凤庆大叶种生产的红茶,香气高、汤色好,味道更浓。”茶叶专家、滇红集团监察部经理杨明柱说。
  
我国著名茶学家湖南农学院教授陈兴琰曾在凤庆考察得出结论:“顺宁(凤庆原名)之自然环境,极易于茶树生育,茶树品种有类似于印度及锡兰所植之阿萨姆种,单宁成分甚多,极宜于外销红茶之制造,且可试植于全国之低级红茶区,以求增进全国红茶之品质,进而与印锡红茶相竞争。”1984年凤庆大叶种被评为国家级良种,开始在云南、四川等地大量引种。
凤庆茶厂在上世纪70年代末建立了茶科所,在凤庆大叶群体种中继续寻找更优的植株。经过30多年的研究,陆续培育了“清水三号”、“凤庆九号”、“早春翠芽”、“探春银毫”,用于高档茶的生产。张成仁告诉我们,培育一个优良品种至少需要10年的时间。 
一种特殊“蜜糖香”被认为是滇红的独有气息,而在此基础上通过拼配产生出玫瑰花香,则是目前最高品质滇红的标志符号。滇红的汤色橘红,通透明艳。如果用白瓷杯盛放,则看到茶汤边缘有一环金圈,茶水冷却后呈乳凝状,被称为“冷后浑现象”。“冷后浑”早出现者质更优。 
作为大叶种红茶,滇红的味道更加浓烈、厚重,富有刺激性,如同云南高原肆意奔放的生命力,带有一股野性的魅力。尤其是以外销为主的红碎茶,口感冲击力强悍,需要牛奶调饮,很少用于清饮。“别的红茶往往三泡之后味道就淡了,滇红可以冲六七泡都没问题,所谓‘七碗至束味’。”杨明柱说。
 
岁月的味道
滇西的大山层层叠叠,似乎永远绕不出去,从凤庆县城到锦绣村不到50公里的路程,我们走了两个多小时。其中有一多半的路程穿行于浓雾中。 
路的尽头是一处名为香竹菁的小村寨,村子的山坡上有一棵被称为“茶祖”的古茶树。2003年2月,云南农业大学茶学系教授蔡新亲自测量了茶树。树高10.2米,树幅11.1米×11.3米,树根周长5.67米,直径1.59米,要四五个人才能合围抱住。 
锦绣村村长李玉禄告诉我们,1986年小湾镇茶叶推广员毕文才来村里指导茶叶种植,发现了这棵长在村民李文朝家田埂上的大茶树。由于茶树体形庞大,枝丫繁多,极为罕见,引起了毕文才的注意。于是他将这棵古树的信息通报了凤庆茶厂。茶厂随后派人实地考察,初步认定是一棵上千年历史的古树,县茶叶学会迅速将古树进行了保护。
古树的发现引起了生物学界广泛的注意。北京市农展馆馆长王广志教授,采用同位素方法,推断香竹箐古茶树树龄在3200年以上。随后,广州中山大学植物学博士叶创新对香竹箐古茶树进行考察,得出和王广志一样的结论。2004年初,日本农学博士、茶叶专家大森正司、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林智博士对香竹箐古茶树做了测定,认为树龄在3200~3500年。这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年龄最古老的茶树。 
3200年——当这棵古树萌发的时候,中国还处于商朝末期。算起来,它比商纣王还年长近100岁,比孔子大近700岁,1000年之后秦始皇才出生。 
更让人吃惊的是,这棵古树有明显人工栽培的迹象,即使不是为人所植也是经过了人工驯化和利用。“我们这里自然生长的古茶树都会长得很高,不会有太多的分叉;而这棵树并不高,分叉也多,顶端明显经过了修剪。”李玉禄说。 
换句话说,在3200年前的商朝末期,滇西大山中的先民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利用茶树,采撷茶叶了。 
东晋《华阳国志》中曾记载,巴蜀军队支援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并向武王进献茶叶,这是中国最早有茶的记载。也恰好也是在3000多年前。有学者认为。献茶者为巴蜀军中的濮人。而古代濮人则是现在德昂族、布朗族和佤族的祖先,就居住在滇西澜沧江、怒江流域。或许周武王所得到就是这一类古茶树所产的茶叶。 
目前,这棵栽培型的“茶祖”品种尚难确定。按照茶叶高级工程师夏祥明的观察,从性状来看,既不同于茶系中的茶和(C.sinensis)种,又不同于阿萨姆(C.sinensis var.assamica)种。相较之下,叶面光滑平展,手感较硬,叶脉细直,叶背无茸毛。这类茶,本地人称为园埂茶,基本上种植在房前屋后的菜地边。 
3000多年过去了,香竹菁古茶树依旧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李玉禄告诉我们,每年4月15日左右,村里开始采摘古树的茶叶,每年可采鲜叶400多斤,制成70~80斤干茶。每年的5月1日,都要举行盛大的活动祭拜茶祖。2007年,一块498克重,由这棵古树茶叶制成的普洱茶饼,拍卖到了40万元。
  
香竹菁古茶树的发现和确认,进一步证实了茶树原生地在中国云南的澜沧江流域。关于茶树原生地在哪里,茶学界最早认定的是印度的阿萨姆。直到20世纪,在西双版纳发现勐海巴达贺松野生大茶树后,全世界的茶学专家才把关注的目光转向中国。中国茶学家吴觉农1923年撰写了《茶树原产地考》,对茶树起源于中国做了详细论证,用史实驳斥英人勃鲁士(R.Bruce)于1826年提出的“茶树原产于印度”的观点。吴觉农根据当时掌握的茶叶资料和地理学、生物学的有关原理推断,茶树的原产地应该在云南,中心地带就在澜沧江流域。 
随着对澜沧江秘境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古茶树、古茶林被不断发现。从上世纪50年代起,凤庆县政府曾经先后4次对境内的古茶树资源进行普查。2005年5月最后一次普查也是最详细的一次普查,历时3个多月,考察组走遍了县内澜沧江两岸的原始森林。最后统计出凤庆共有古茶树群落5.6万亩,其中野生古茶树群落3.16万亩,民国以前栽培的古茶园2.13万亩。 
杨明柱对这次考察印象深刻。“我们在向导的带领下,进入了大、小尖山地区,海拔1900米至2600米,位于距澜沧江约40公里的大丫口山。”杨明柱说,“那里山如同刀削斧凿,人迹罕至,只偶尔有猎人才能上去,当地有50多名彝族和汉族居民。” 
那里的古茶树群让杨明柱震惊不已,“这才是真正意义的野生古茶树群”。在这片原始深山中,他们发现了野生茶树8000亩,约3.2万珠,最高的茶树有四五十米高。野生古茶树与黄竹、云南松、各类藤本植物混生,没有极好的辨别力很难发现。最大的一株茶树生长在大尖山的一个熊窝边上,根部周长1.49米,直径0.45米。“大、小尖山野生茶林的发现,充分证明了凤庆是世界茶叶原生地的中心地带,到目前为止还保存着原始野生茶的品种基因,可以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茶叶基因库。”杨明柱说。
  
我们在锦绣村香竹菁考察的古茶树则是另一番景象,由于这里早有居民点,古茶树也多为人工栽培型。它们以3200年树龄的“茶祖”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海拔在1759至2580米的山间,面积约5000亩。除了“茶祖”外,直径1米以上的有3株,直径在0.5米左右的有2000多株。最使人难忘的,是在锦绣村上甲山村民小组,古茶树的造型姿态各异。有的像睡美人,有的像奥运火炬,有的像龙口衔珠,有的像大象。
大寺乡平河村与永新团结村的古茶树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凤庆大叶种的祖先,其中根部周长1.88米、高12米的白岩大茶树是典型凤庆大叶种的代表。它正是滇红茶的最佳原料。
在临沧,野生、半野生茶树南起糯良乡,北至凤庆县诗礼乡,从海拔1200至2700米的范围内,全市8区县均有。沿着澜沧江画出一条线:双江勐库大雪山永德大雪山、云县白莺山、凤庆香竹箐,这些地方都发现了树龄在千年以上的古茶树、古茶林,这是世界上茶树变异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地带。
如果将这些已发现的古茶树群落用一条线连接起来,正好形成了一条沿澜沧江西岸向南通往今天普洱市、西双版纳的古道。还有一条则沿着怒江东岸通往今天的缅甸、老挝的古道。“在第四纪冰川期内,澜沧江下游地区并没有被冰雪覆盖,从而保留下来了很多原始物种,古茶树就是其中之一。”杨明柱说。这两条茶叶之路,也体现了茶树传播移植的通道。  
村民韩国景一家就住在香竹菁茶祖树附近。他家一共6口人,有十几亩的茶园分布在附近山坡。“我们家地头上就有上千棵古树,直径50厘米的古茶树就有40多棵。”韩国景的儿媳李映松告诉我们,最大的一片古茶林在对面山顶,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每到春天,家里人都会背着书包爬上树采茶,每棵树都能制出10~20斤的干茶。 
茶叶的制作保持着原始普洱茶的方法。鲜叶采回后先在大铁锅里大火杀青,然后反复揉制成条索,再到太阳底下暴晒。同时新茶不能吃,否则会拉肚子。按照老人的说法,野生古树茶要放在袋子里3个月后,泛出成香后才能食用。这种办法做出来的茶也就是青毛茶。 
火塘中的木柴噼啪作响,火星蹦出,把脸膛映红,白色的炭灰轻轻飞舞。我们围坐在火塘边,将湿漉漉的裤子烤干。60多岁的韩国景为我们烧上一“百抖茶”。他把老树的芽茶放在陶制的茶罐里烤,一边烤一边抖,防止茶叶烤焦。渐渐茶叶变得焦黄,茶梗发泡,一种酥香味溢出。然后加入滚热的开水,茶罐顿时就像开了瓶的香槟,泡沫喷涌。这时韩国景顺势一吹,将上层泡沫吹出,再注入少许开水,放在火塘里煮一会儿就可以饮用了。
这种独特的饮茶方式与古树一样久远。老茶似苦非苦,谈不上爽口,但是粗犷醇厚,回味悠长,就像岁月的味道。
 
创制滇红
与历经沧桑的古茶树相比,滇红的历史则短暂得多。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不久,长江中下游的传统茶区相继沦陷。中茶公司技术员冯绍裘被疏散离开安徽皖南的祁门茶叶改良厂。 
祖籍湖南衡阳的冯绍裘生于1900年。1923年他从河北保定农业专科学校毕业,1933年担任江西修水实验茶场技术员,负责宁红茶的初、精制试验工作。后受祁门茶叶改良场场长胡浩川的聘请,到祁门试制红茶,并在该场设计了一套红茶初制机械设备,开创了我国机制红茶的先例。1938年春,冯绍裘应旧中国中茶公司寿景伟、吴觉农先生电邀到汉口参加该公司工作,任技术专员,搞茶叶产销技术工作,同年8月随旧中茶公司迁往重庆工作。 
红茶是当时中国重要的出口商品,茶叶贸易是赚取外汇的重要渠道。但战争爆发,使传统安徽、福建等红茶产区相继被切断,中茶公司必须开辟新的红茶产区,恢复出口,以购买军用物资,坚持抗战。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1938年9月冯绍裘受命前往云南调查茶叶产销情况。当时,云南各茶区只产青毛茶,属绿茶一类,高温杀青后,再揉捻晒干茶商从茶区收购后运到市场,设厂压制成各种“紧形茶”以便运销。能否生产红茶还是疑问。这年10月,冯绍裘从昆明出发,乘汽车沿滇缅公路颠簸了3天到达大理下关。他在下关仔细考察了沱茶,对来自凤庆的大叶茶非常感兴趣。
于是冯绍裘向南又走了10天山路,沿茶马古道的路线,翻过无量山,在巍山渡过黑惠江到达鲁史镇,跨过澜沧江最后到达顺宁(原凤庆)。
当时正是秋末冬初的季节,长江南北的茶区都已停止产茶。而此时顺宁附近的凤山上,茶树成林,一片黄绿,生机盎然。茶树有一丈多高,芽壮叶肥,白毫浓密,芽叶生长期长,顶芽长达寸许,成熟的叶片大如枇杷叶,嫩叶中含有大量的叶黄素,产量高品质又好。这些凤庆大叶种茶非常符合冯绍裘的要求。
  
于是他到风山上采了鲜叶十几斤,分别制成红茶、绿茶各一斤多。结果令人振奋。红茶样:满盘金色黄毫,汤色红浓明亮,叶底红艳发光(橘红),香味浓郁,是国内其他省小叶种的红茶所不具备的。绿茶样:满盘银白毫,汤色黄绿清亮,叶底嫩绿有光,香味鲜浓清爽,也为中国国内绿茶所稀有。随后冯绍裘将样品送到香港茶市,获得良好反响。 
1939年初,旧中国云南小经济委员会决定由冯绍裘筹建顺宁茶厂,争取尽快投产。顺宁地处山区,交通困难,300余里山路,只能靠骡马驮运,制茶机器很难运到。为了争取早日试制,冯绍裘在机器和动力设备没有配齐安装完毕的情况下,采取土法上马,使用人力手推木质揉茶桶、脚踏烘茶机、竹编烘笼烘茶等办法,保证云南红茶试制工作顺利开展。1939年,第一批约500担云南红茶终于试制成功了,成箱16.7吨。当时没有木箱铝罐。就用沱茶篓装,由茶厂60批骡马组成马帮,经顺宁道运到昆明,再转运香港,改木箱铝罐出口。 
茶叶通过香港富华公司转销伦敦,深受客户欢迎。与印度大吉岭、斯里兰卡的乌伐红茶比香气更高,味道浓厚。每磅售价高达800便士,仅此一批红茶便可换得近13万英镑的外汇。 
最开始,冯绍裘将此茶初定名“云红”,以对应安徽“祁红”,湖南红茶称“湖红”。旧中国云南省茶叶公司方面提议用“滇红”的雅称,即借云南简称“滇”,又取著名景点滇池的意境,于是“滇红”得以最终定名。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原“顺宁实验茶厂”改称“顺宁茶厂”,收归国有,1954年随县名更改为“凤庆茶厂”。此时,茶厂继续承担着出口赚取外汇的任务。50年代所产之红茶全部整箱出口到苏联。在这一时期,很多苏联专家也来到了这个边陲小县,帮助建设厂房。现在厂区内一栋二层的主办公楼就是当年苏联专家所设计的。楼门前的庭院里则矗立着“滇红之父”冯绍裘的铜像。
1958年,滇红特级工夫茶被国家定为外交礼茶,指定由凤庆茶厂独家定型定量生产,专供驻外使馆使用。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华,期间到访云南。时任云南省长和志强赠送给女王两件礼品,一件为云子做的围棋,另一件就是滇红金芽茶。1996年凤庆茶厂改制成为滇红集团,成为股份制企业。
  
滇红的生茶遵循了传统红茶的生产工艺,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干燥4道工序。其中最重要的是发酵。杨明柱介绍说,先将揉捻过的茶叶解块打散,铺入发酵箱,一般不超过20厘米厚,置于通风处,上盖一块布。春天发酵温度在20~25摄氏度为最好,相对湿度控制在65%~70%,发酵时间不低于两个小时,必须保证茶叶完全发酵。在此过程中产生红茶的关键成分——茶红素茶黄素。“发酵程度完全由人工根据原料、气候等条件灵活掌握,当茶叶发出类似于苹果的香味时,则发酵完成。”杨明柱说。如果发酵不足,则味道淡薄、汤色浑浊;如果发酵过度,则产生馊酸的味道。 
“调饮”是红茶的一大特点。“一方面,由于受外贸影响,西方人习惯加入牛奶;另一方面,红茶口味具有‘中和性’,与其他味道的冲突性小。”张成仁说。滇红除了清饮外,通常可以调入牛奶、蜂蜜、方糖,也可加入核桃、话梅、开心果。 
最别具一格的当属与白兰地的搭配。选用人头马VSOP或轩尼诗VSOP,呈深金黄色或琥珀色,通透如水晶,有清淡的香草味和橡木味。高品质滇红,最好选高香的金芽茶,散发出标志性的蜜糖香,并伴有甜甜的花果香,色泽橘红透明。先倒干邑几滴入杯打底,再把热滇红倒入,高温激活酒香。茶香、酒香交换融合,大口畅饮则一股热流直抵体内,中西合璧,感受奇妙。此种搭配是我们在云南见到的最有想象力的饮法。
 
最后的马帮
我们赶到鲁史镇的时候,正逢集日,道路挤得水泄不通。一大清早,就有驮柴的毛驴、担菜的农妇从四面八方的小路上聚拢来,青菜、萝卜、豌豆粉、苦荞糕、毛豆腐、腊猪肉、鲜鱼虾、锅碗瓢盆、床单袜子、家用电器……集市就此拉开。山里人赶集虽然不善叫卖,但也不乏讨价还价。
滇红之诞生,其初衷为出口贸易。当时凤庆出产的红茶必须走茶马古道,翻山越岭,渡过澜沧江、黑惠江到达大理的下关,然后上滇缅公路转运至昆明。最后再由昆明运至香港出口。滇西山高谷深,最初的一段行程(凤庆至下关)必须由马帮完成。这一线路称为“顺下线”,是茶马古道的重要一段。其中澜沧江以北的鲁史镇则是当中的重要节点。 
现在的临沧地区,明清时期大致属于顺宁府管辖,其治所在顺宁县,也就是今天的凤庆县。每年清明节前后,下关、丽江等地的茶商就进驻顺宁采购毛茶。几十匹骡马为一队组成马帮,来往于顺宁和下关之间,为各地茶商运输茶叶,形成一年一度的“春茶会”。毛茶运到下关后,再进行加工压制成饼,或北上丽江进入藏区,或东进昆明经曲靖、昭通运到省外。 
马帮的行进路线,除了从凤庆北上至下关外,还向西南进入缅甸。《鲁史镇志》的主编曹现舟老人告诉我们,从凤庆进入缅甸又有两条路线。其一是走北路向西,经过永德、镇康、南伞过境;其二走南路向西,经过云县、临沧、耿马、孟定、清水河进入缅甸。两条路的终点都是缅甸掸邦重镇腊戍。这两条入缅的马帮路线也是南丝绸之路的重要一段。 
于是缅甸腊戍经凤庆(顺宁)至下关的一条国际贸易线路就连成了一体。凤庆处在这条贸易先中间,茶叶、山货北上经下关销往各地,盐巴及日用品向西南运至缅甸。这条由马帮串联的古老的路线,运行了上千年,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退出历史舞台。
  
“茶马古道,凤庆到昆明一共有18个驿站,每个驿站间差不多60华里的距离,也就是说到昆明要走18天,到下关要走10天”,曹现舟说。走“顺下线”,从凤庆出发向北经过新村、金马、鲁史、犀牛,然后到了巍山,就进入了大理境内。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跨过澜沧江。
早期的路线,马帮从漭街渡口坐竹筏横渡澜沧江天险。1639年,徐霞客从凤庆出发前往下关,第一天走到澜沧江南岸的高枧桥驿,第二天从漭街渡口过澜沧江到达鲁史镇。目前凤庆至鲁史的公路基本就是这条线路。 
1761年,顺宁知府刘青带领百姓在漭街渡口下约10公里处修起了一座铁索桥——青龙桥。此后马帮就通过青龙桥过江。这座吊索桥一共服务了200多年,直到近几年小湾电站蓄水,它才沉入澜沧江底。
  
青龙桥建成后,交通条件改善,商旅与日俱增,位于澜沧江北的鲁史镇成为“顺下线”上的重要节点,也是澜沧江和黑惠江之间必需的住宿驿站。南来北往的马帮都要在此饮马住宿。400多年过去了,这个古镇至今还基本保留着当年的风貌。 
鲁史古镇是滇西片区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群之一,东西长800米,南北宽500多米,建在半山缓坡上,南高北低。镇中心是四方街,和四方街连接的横街是鲁史古镇的主要街道,形成“三街七巷”的格局。从整体上看,民居建筑风格受大理白族文化以及江浙一带的影响,具有典型的南诏建筑风格。民居以四合院和一正一厢一照壁式的三合院为主,形成“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的风格。楼层上下各3间房间,土木结构,屋顶用当地产的青瓦铺盖,墙体和椽柱相接处用麻布石或青石板密封以防火灾。屋脊均向两头翘起,房檐设有勾头瓦,其上都雕刻有各种精美图案,或龙或凤,或狮或虎,栩栩如生,神气活现。宽敞的院落内,人们植树栽花,叠石造景。临街和靠路的墙体还请文化人或者自己亲自提笔作画题诗,以示高雅。
  
“惠不在大,救人之急可也;生何居小,悉其物命得焉。”横批:“堂有仙草。”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家中医诊所。对联有些不凡,联头藏字“惠生”,正是这家医馆的名字。 
镇中心是一条3米多宽的石板道,路中间铺着青石板,称为引马石,两侧为碎石。马帮从镇子的南侧进入,沿着青石板路行走。天长日久,石板已经被磨得光滑可鉴,上面至今保留着骡马踩出的脚窝。一路上有若干马店,最大的一家能安排住下四五百马匹,现在已经推到改建为鲁史镇小学。路的尽头是村里的大水井,马帮在此汲水饮马。 
“鲁史镇最繁盛的时候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正是滇西抗战时期。大量的军用物资都要由马帮驮运经过鲁史。每天有七八百匹骡马经过。”曹现舟说。 
曹现舟带我们找到了张东非老人。老人已经70多岁,赶了28年的马,他是鲁史镇最后的马帮人。张东飞22岁开始赶马,跑的都是省内短途。向北跑一趟下关要走7天,向南到南伞走6天。
通常一个人要赶5匹马,普通的马帮有20多匹马,大马帮则有四五十匹。1952年凤庆县成立了民间运输管理委员会,组织全县骡马1200匹,制订有关驮运价格和饲料补助标准,往来于下关、巍山与临沧各县,以及凤庆县各乡镇村之间,1954年改为县民间运输管理站,在鲁史设分站。 
当地人说:“穷走夷方富赶马。”这也只是相对的说法,赶马虽能赚钱,但却是个危险而辛苦的活儿。“马帮有句话说:鬼见草结果的时候出门;白露花开的时候回家。”张东非告诉我们。鬼见草结果是在8月份,白露花开是在4月份。每年过了8月马帮上路,直到4月底回家。除开中间4个月的雨季,马帮都要在路上行走。马帮跑内地下关一带比较安全,沿途都有马站,吃睡都好解决。跑边疆就困难得多,没有马站,在野外生活,还可能遇到土匪、野兽、“砍人头的”,瘴气也多。
由于路途艰险,生死莫测,马帮形成了独特的禁忌,不吉利的话不能说,于是就有了自己人才能听懂的行话。比如“虎”是不能说的,要叫“猫猫”;篮子的“篮”音近“狼”,就叫“筐筐”;“刀”字和“倒”音近,要改叫“片片子”;“盐”与“淹”音近,形象地改叫“海沙”。“说错了话,马锅头就要惩罚,要请大家吃饭的。”张东非说。
  
1954年,从祥云修至临沧的214省道修通,由东面绕过了鲁史,原先的茶马古道逐渐冷清了下来。1984年,从凤庆修通了到鲁史的公路,在漭街渡口架起了一座能通行汽车的铁索桥,汽车可以无阻地驶入曾经的古道重镇鲁史。张东非也是在那一年放下了马鞭,在镇上开了一家小杂货店,经营至今。 
凤庆县的国营马帮一直延续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村寨的公路建设,马帮最终消亡了。但在广大的山区,骡马仍然是老百姓不可或缺的运输工具,每到街天(赶集的日子),无论哪一个乡镇,都可以看到骡马喧嚣的景象。 
如今,滇红依旧外销,而马帮与茶马古道都已不复存在。
2008年,一座新的大桥在漭街索桥上游10公里处建成,澜沧江不再成为阻隔交通的天堑。我们从桥上走过,脚下是宽阔而平静的水面。随着小湾电站的建成蓄水,高峡出平湖,澜沧江不再如往日那般狂野奔腾。它像一条翠绿的飘带,静静地环绕在滇西群山之中。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云南大叶种茶 云南大叶种 制作普洱茶 永德大雪山 勐库大雪山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红茶消费有望出现小高峰
红茶消费有望出现小高峰
老红茶的品鉴
老红茶的品鉴
预防感冒喝红茶
预防感冒喝红茶
祁门红茶”快闪“族亮相安农大
祁门红茶”快闪“族亮相安农大
红茶基本介绍
红茶基本介绍
红茶到底有哪些功效
红茶到底有哪些功效
红茶牛肉
红茶牛肉
壮大红茶规模整合打响宜宾品牌
壮大红茶规模整合打响宜宾品牌
如何泡好一壶红茶
如何泡好一壶红茶
红茶源于闽起于明而盛于清
红茶源于闽起于明而盛于清
英国红茶文化
英国红茶文化
红茶 心口的朱砂痣
红茶 心口的朱砂痣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