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凰单丛茶的产地是潮州市凤凰镇,茶园面积约10万亩,2016年年产量估约1000万斤,而海拔在900到1350的乌岽村年产量只有区区30万斤,产量稀少,尤其是遇上好天气的好茶更是少得可怜。茶商们争相涌上乌岽抢茶,没错,乌岽茶要用抢的,一点也没夸张,有好天气就有茶商蹲守在茶农家。这几年乌岽茶的价格被追得很高,好一点的茶,毛茶就要上千元一斤(相对普洱还是较为理性)。凤凰单丛茶产量确实是少,虽然这几年种植面积一直在扩大,也还是供不应求,据说凤凰单丛茶的年产量还不够潮汕地区一年的消耗。
茶山风景视频地址:潮州凤凰山风光摄影作品欣赏,4年登山200多次拍摄,作品太震撼
目录
1,单丛茶的概念(地个正是单丛茶?);2,单丛茶的产地(地块出产单丛茶?) ;3,单丛茶的由来(单丛茶做年来个?);4,单丛茶的特点(单丛茶有地个特点?) ;5,单丛茶的品种(单丛茶有地个品种?);6,单丛茶是否原生态纯天然(单丛茶是原生态个吗?); 7,单丛茶的冲泡要点(冲单丛茶有地个讲究?);8,单丛茶的品尝技巧(得做年品尝单丛茶?) ;9,单丛茶的品评术语(得做年评价一泡茶?);10,单丛茶的储存(单丛茶得做年储存?) ;11,单丛茶的制作过程(单丛茶是做年做出来个?);12单丛茶的选购(单丛茶得做年买?)
1,单丛茶的概念
2,单丛茶的产地
延伸:市面上动不动就是乌岽单丛,售价还很低。其实乌岽是凤凰镇下辖27个村委会和2个社区居委会中的一个村委会,乌岽村含湖厝、下寮、中心岃(yin)、楚地厝、厝、李仔坪、桂竹湖、狮头脚8个自然村,海拔均在1200米左右,是名优单丛的发祥地,主产地。
土黄色和橙黄色区域为凤凰单丛茶地理标志保护范围
3,单丛茶的由来
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那么单丛茶是怎么来的呢?
早在宋代,凤凰山民发现叶尖似鸟嘴的红茵茶树可以烹制饮用,便开始管理采制。
直到明代,凤凰山民才把野生红茵培育成栽培型凤凰水仙,也叫鸟嘴茶。
延伸:“八仙过海”单丛茶是无性繁殖开创的见证。1898年,乌岽茶农文混从去仔寮村(后改为垭后村)取回一批大乌叶单丛的枝条进行扦插,成活8株,并都保留了原丛的优良品质。这是流传的最早的无性繁殖成功案例。“八仙过海”后改名“八仙”,因产量高质量好,传种到凤凰各村。
4,单丛茶的特点
延伸:不了解单丛茶的人怀疑其香气高、花香显是加了香精或者窨花处理。其实绝大多数单丛茶是没有香精或窨花的,花香果香是自然的,山韵老丛韵更是茶叶自身珍贵特质。开句玩笑,单丛茶只有先天体香,绝无使用古龙或香奈儿。
5,单丛茶的品种
延伸:归纳十大香型确实有助于推广凤凰单丛茶。但是不必太在意香型,花果香只是单丛茶各自独特香气的联想,只是便于区分不同的香气。在茶区,更多的是说品种,如白叶,乌叶,锯朵仔,老丛水仙,高山八仙等,茶农多以树龄和地理位置来区分。
单丛茶细分品种的冰山一角
6,单丛茶是否原生态纯天然
这个问题比较敏感,说不好很容易造成误解,这个问题却是消费者最关心的。
前阵子某省台报道的“香精茶”,凤凰单丛就是躺着也中枪。
茶树管理种植方面,古树茶园都是原生态种植,无农药,无施肥或一年一次有机肥(豆饼),一年只采一次春茶,基本可认定为有机茶。中山高山茶园基本达到绿色食品的标准,至少也是无公害食品。低山茶园基本也是无公害食品。
凤凰很多茶农没看过绿色食品的规范或者种植管理的书籍,但他们对生产过程中的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有很深的感悟。
借用一位有墨水的老茶农的联句来说。“茶能醉客何须酒,品有韵香不用花”。
延伸:安全食品结构分四个等级,依次为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普通食品。经检测满足相关规范规定的食品可给予认定。
话说回来,泡茶虽简单,技艺也有高低。新手掌握几个窍门很重要。
8,单丛茶的品尝技巧
喝茶并非喝白开水。喝一泡茶,要感受它的香气和滋味,有些人还会看干茶、汤色和叶底。端起茶杯,嗅其香气,啜一口茶汤,带着空气进入口腔,舌头搅动几下,充分感受其香气和滋味。一般来说,一盅茶分两三口喝完为宜。
9,单丛茶的品评术语
摘自广东省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凤凰单丛(枞)茶》
10,单丛茶的储存
单丛茶的储存应做到3点。1,避免光照。2,避免潮湿。3,密封保存。
阴干密封条件下,存放时间应依茶叶干燥程度而定。新茶在三个月内饮用为佳,三个月后复一次火(再烘焙一次),把香气和滋味提起了,过几个月后再复活一次,即可保存几年甚至几十年。
制作过程听起来很繁琐,做起来更是艰难,每个环节都不可疏忽,做工好坏就在于细节的处理,力道、火候的掌握。
12,单丛茶的选购
ps:如果你耐心看完,相信你和单丛茶是真爱,嘻嘻,文章实在是太长了,我也不想的,还有好多要说的,孔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