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澧水北岸蜚云塔,建于明朝天启初年。过去,往来船只就是通过它来辨明航向。(陈欢/摄)
一张方桌,两张木椅,青花的大口碗各执一个。在太青的茶山上,制茶师傅们就着一口柴火灶台,采一篓茶青,按照自己的喜好,就地便做上二两。茶香沁鼻之际,就着这股鲜劲,泡上一碗,于是二人对饮。坐下来,面朝层峦叠嶂的茶园,满眼绿意,一身的乏便退了。在这云雾流转的仙境之中,原来品茶不必一定雅致,简单到极致反而能品得茶的本意。这便是这茶山上做茶师傅们的饮茶之道。
“三伏暑天阳春在,四季云雾罩青山”,北连长江、南通潇湘、西控九澧、东出洞庭的澧州自古产茶,以太青山为盛。如果你到过太青,则明了酷暑并不一定与燥热划等号。其山西、北、南三面峰峦重叠,群山巍巍,云雾氤氲,茂林修竹,气候宜人,与这里舒适的气候相匹配的是它600-1000米的海拔,正是产好茶的高度。
饮茶之风的兴起大概可追溯到唐朝,在彭继光先生主编的《湖南名茶》中记载:“唐代(618—906),湖南茶叶产区已分布到湘、资、沅、澧的四水流域,每年的贡茶就有12.5万公斤……”唐时,澧州大地不仅茶香四溢,并已经有大批的贡茶从澧州运出,一路向北,进入皇室。在《历代名茶·元代名茶》中记载:“据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和其他有关文史资料记载的元代名茶计有40余种……双上绿芽、小大方产于澧州(现湖南澧县)”。同样在马端临《文献通考》中记载和介绍:双上绿芽在北宋时期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已是皇室贡品。
有了这些文化作基石,澧县太青山有机食品有限公司潜心挖掘,恢复了这个在宋朝作为皇室贡品的茶叶品牌。再后来,澧州茶诞生了一个中国驰名商标“双上绿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