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被称为世界屋脊、与天最近的地方。 高海拔恶劣的气候条件,无法适应蔬菜和水果的生长,只有山坡上成群的牦牛和绵羊,它们身上长长的绒毛像厚厚的毡衣,抵御着高原的寒冷,除此之外,唯一能在高原上生长的粮食作物,就是青稞。于是藏族同胞一日三餐都围绕着牦牛羊
西藏,被称为“世界屋脊”、“与天最近的地方”。
高海拔恶劣的气候条件,无法适应蔬菜和水果的生长,只有山坡上成群的牦牛和绵羊,它们身上长长的绒毛像厚厚的毡衣,抵御着高原的寒冷,除此之外,唯一能在高原上生长的粮食作物,就是青稞。于是藏族同胞一日三餐都围绕着牦牛羊和青稞,牛羊除肉食之外,还有奶、奶渣和酥油, 青稞。
可以用作酿酒,通常将炒熟的青稞面粉加水调成糌粑直接食用。这些高热量食物的确有助于御寒,却无助于消化。从某种意义上说,
藏茶改变了西藏的
历史。理由有以下几点:
第一、
藏茶改变了藏民族的饮食结构,全面用作补充维生素和平衡身体营养机能,藏族同胞年人均
饮茶量为15kg~20kg,人均
饮茶量之大居全世界之冠。
第二、
藏茶用于人们生活过程中生活必需品交易的中间介质,类似于现在的货币。
第四、由于
茶叶成了藏民族的日常生活必需品,
历史上曾发生多次“ 茶路
第五、历代中央政府均以控制
茶叶的专供权来维护西藏的稳定,称为“以茶治边”。
第七、用
茶叶来换取西藏的战马,茶马互市,以茶易马,由于当时
茶叶运往西藏,是靠背夫步行完成的,故在其间走出了一条骑驱而险峻的小路,形成了今日人们熟知的“川藏
茶马古道 ”。
第八、解放后用数千人生命筑成的川藏公路,成了西藏的生命线,其主要运送的物资也是军队物资、生活必需品和
藏茶。
川藏
茶马古道,具有1300多年
历史,记载着数以万计背夫的血泪,背负200斤左右的
藏茶 ,洒泪告别亲人,乞助平安归来,无论自然灾害,豺狼虎豹,土匪强盗,都可以让他们付出生命的代价。无论是运输上的困难,还是种植上的数量限制,总之,进入藏区的
茶叶稀少是肯定的,物以稀为贵,
藏茶熬成了茶汁后,还要将
茶叶晒干后磨成面粉一起吃掉,为了降低成本和增加饮用次数,人们开始往茶水里加酥油,后成了今日的
酥油茶,只有贵族才能直接饮用茶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