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茶的故乡,首先这点必须明确!
福建是中国的产茶大区,也是大部分欧洲人熟悉的茶的原产区。英国人从福建沿海通过海路将茶运回欧洲贩卖,是一种重要的商品,同样也是英帝国垄断亚洲贸易的象征。但是很自然的可以发现,这条航线非常非常的长。茶叶在长期运输的过程中变得价格高昂。中式的清茶冲泡方法也并不符合英国人迟钝的味蕾。为了获得更直接的口感和充分利用碎茶渣(到了北京这号顶天叫高碎...)英国权贵们将茶碾碎并用奶和糖来调,享受着东方茶叶、美洲蔗糖、爱尔兰牛奶带来的自豪感。这是茶文化方面的差异。
因为中国非常遥远而且实际上欧洲人几乎在大清灭亡前几乎很难实际控制内陆产区,通商贸易往往还要受限制,于是英国人想方设法将福建茶引入接近纬度的斯里兰卡、孟加拉等地种植,由于水土环境和加工方法的变化,这些茶产生了不同于原产地的风味,进而被称为锡兰茶、大吉岭茶等。英国人在中国就尝到过那些添加了佛手柑等香料的茶,茶叶从中国或印度回到欧洲要途径香料物产丰富的东南亚,于是各种伯爵茶和其他花草茶出现了并根据欧洲人的喜欢延伸出了很多品类,但基本上不脱离红茶(BLACKTEA)添加香料的框框。所以红茶是英式茶的核心元素,红茶的源头就是福建茶,红茶的主要产地还包括斯里兰卡和印度次大陆东南部山区等地。
从茶文化本身的深度来看,英国红茶文化和日本茶道完全脱胎于中国茶道不同,算是特立独行的分支,但是不论从源头还是发展来说,其和中国茶文化,特别是饮茶习惯仍然是不可分割的一支。时至今日,英式茶基本上就是袋泡茶、散碎茶和极少数整茶三种形式,喝的种类则不断扩展到了绿茶、白茶、南非博士茶等,实际上可以认为越来越趋近与中国人对茶的本质理解了。
简而言之——一样的茶,两样的喝法,两样的心理认识。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