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龙茶属于半氧化茶叶,介于未氧化的绿茶和完全氧化的红茶之间。由于其种类繁多,加工工艺、氧化程度及风味特征的不同,乌龙茶是最复杂的茶品之一。Oolong直译为“黑龙”或“深色龙”。乌龙茶最初是在中国制造的,现在许多最著名,最精致的乌龙茶也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加工乌龙茶需要真正的大师级工匠,因为它是最耗时,最费力的茶品之一。
乌龙茶的起源
许多不同类型乌龙茶的名字都与古代神话和传说有关,包括“乌龙”这个名字本身。一些人认为,中国人将这些茶叶品种命名为“wulong”或“黑龙”严重扭曲了其意思,只是为了与中国古代非常吉祥,非常受人尊敬的象征——龙联系在一起。
另一个传说讲的是一个名叫吴亮的茶农偶然发现乌龙茶的故事。一天,吴亮采了一天茶,十分疲惫,心烦意乱,于是乎就忘记晾茶了。等他想起来的时候,发现茶叶已经变色。他担心茶叶变质但又不想浪费,于是就继续晾茶叶并进行加工,而且还泡了一杯尝试。他吃惊地发现这茶口感顺滑,味道芬芳,还送了一些给邻居。于是,这种茶在全省风靡起来,成为后来著名的乌龙(Wu Long)茶。
茶最早是在宋朝(公元960-1279)期间由乌龙茶加工而来,它是当时中国官方的贡茶。直到明朝(公元1368-1644)期间,半氧化的茶才开始流行,当时著名的宜兴陶土茶壶也开始流行起来——这种小而多孔的茶壶被认为是品茶的最好容器。
据说乌龙茶最早出现在福建省武夷山,后来传播到安西,广东一带,再后来到台湾。尽管你也可以从世界各地找到乌龙茶,比如斯里兰卡,日本,泰国,尼泊尔,越南,新西兰,印度等,但是中国内地及台湾是迄今为止最著名的乌龙茶产区。
与红酒相似,乌龙茶根据种植地区,加工类型,植物品种也分为很多类。台湾建立了一个适用于台湾人民和中国大陆消费者的命名系统:
玉石茶:轻度氧化,花果香味,呈浅绿色。例如冻顶茶和绿龙乌龙茶。
乌龙茶的加工流程大致如下
采摘后,叶子被放在平坦的表面进行萎凋以减少水分。有三种方式:日光萎凋,半日光萎凋,室内萎凋(晾青)来软化茶叶,使叶子足够柔软以至于在揺青和揉捻的过程中不会断裂。这一过程还促使叶子内部结构发生化学变化,产生芳香化合物(例如,在萎凋过程中,紫外线照射有助于高山乌龙茶叶释放其中的独特香气)。接下来,茶叶被放置在气控萎凋室里,经揺青机摇动,叶片相互碰撞,擦伤叶源细胞,加速氧化过程。在整个萎凋阶段,叶片的水分损失高达30%。
揺青和揉捻
萎凋后数小时,茶叶经手工或机器轧制成型。这一过程有助于茶叶形成独特的外观和口感。叶细胞壁被破坏后,酶和精油被释放,改变了茶叶味道,进一步加速了氧化。使乌龙茶成型的方法有很多,取决于想要做成什么形状——例如铁观音,其叶片被紧紧裹在布里然后滚压,取出布,用小火烘烤,然后再包装,再滚压烘烤(这一步骤大约重复32次)。
氧化
氧化是一种化学反应,当叶片细胞中的化合物暴露在氧气中时,就会发生氧化,这会改变茶叶味道,有助于茶叶最终成型,释放色泽。红茶在加工过程中会完全氧化,而绿茶基本不氧化,乌龙茶介于两者之间,常被人们称作半氧化茶。乌龙茶的氧化程度在5%到85%不等,取决于制茶师的类型和生产风格——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乌龙茶的味道像某些新鲜绿茶(氧化程度低),而有些乌龙茶的味道像麦芽红茶(氧化程度高)的原因。
干燥
高温是用来阻止氧化过程的,这也为最终成型的乌龙茶提供了重要的特色风味。
烘烤(可选)
有些乌龙茶需要进行额外的烘烤——传统上是用竹篮或木炭来进行这一步骤,针对不同的茶种变化时间和温度。
老化(可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