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奈何这做旧白茶太可恨,见缝插针,总是能让一些茶友身心遭受创伤。
或者,恨不得到买茶现场,给各位参谋参谋,以规避被欺骗的可能。
规律一:看颜色
自然陈化的老白茶,它的颜色是丰富的、多变的,层次是分明的,如同深秋时节的树林一般,在墨绿的树叶中会见到黄色叶片、枯色叶片,还会有灰白色的叶片。
整体来说,正宗老白茶给人的感觉就有一种叠翠流金的感觉,让人觉得很舒服,这样一饼色彩斑斓的茶,让人喝着就心情舒畅。
而做旧的老白茶,颜色就显得昏沉、黑暗,而且统一。
是以,白茶的颜色过于统一,则当心是做旧茶。
规律二:看原料
看颜色,这是我们拿到一款白茶之后首先会做的事儿。
除了要看白茶饼外面的颜色,还要撬开看看里面的颜色。
这种做法就好比包饺子,外边的皮是很光鲜亮丽的,可谁想到,里面包的竟然是烂菜叶。
第一次在某家买老白时,最好能够让茶掌柜把茶饼撬开,看看例外的用料是否统一。
如果用料一致,且外观看起来颜色丰富有层次,那么这个茶的年份就不会有假。
如果用料不一致,那就拍拍屁股走人吧,不值得相信!
规律三:闻盖香
如果盖子上的香气刺激、臭、闷、有一股浓烈的发酵味,那么这茶就是做旧无疑。
有怪味的茶,即便真的年份符合,也一定别喝!这种茶的品质没有保证。
规律四:看汤色
闻完盖香之后,就要观察茶汤的颜色。
以3年的寿眉饼为例,来看看不同泡数的茶汤颜色是如何变化的。
第1泡(5秒出水):颜色呈现为秋香色,因为叶片还没有完全舒展开,所以颜色不会太深。
第2泡(5秒出水):第二泡开始,颜色开始变深,多为杏色或者是深赤金色,颜色与第一泡有明显变化。
第4泡(坐杯半分钟):经过坐杯之后,茶汤中的色素变多了,颜色更深了,多为琥珀色或者是胭脂色。
之后的几泡,汤色基本上在琥珀色、胭脂色中徘徊。
规律五:品茶汤
在正宗的老白茶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丰富的香气。
喝新茶的时候,香气是清新的、鲜爽的,还有花香和草药香。
而这些香气,不仅仅在盖香上能感受到,在汤水中也是存在的,且十分明显。
正宗老白茶的汤水,也是有变化的。
首先,是它的醇厚感。
其次,是它的润滑度。
喝老白茶,口感的润滑的,是爽口的,不会有一丝丝的负担感。
最后,是它的柔和感。
做旧的老白茶,全然感受不到这些变化以及汤水的醇和感。
做旧的老白茶,因为内部的结构已经被破坏,这些营养物质、口感物质、香气物质都被“杀死”了,所以整体的感受是没有香气,汤水苦涩,有强烈的刺激感。
规律六:看叶底
高温状态下,白茶的咸味结构被破号,被蒸熟,所以看起来没有活力的,用手指轻轻揉捻,叶片轻易就破了,烂了。
这样的茶,自然不符合老茶的标准。
除了要学会鉴别,我们还需要掌握3个技能。
技能一:喝老白茶,先从“年纪轻”的茶开始喝
喝老白茶,也是有方法和规律的。
最好的方式就是从存放年限没有那么久远的茶开始喝。
比如先喝3年的茶,再喝4年的茶,把每个年份茶的特点熟悉之后,就不会上当受骗啦。
技能二:别贪小便宜
这其实也是我们需要修炼的技能之一。
现在老白茶的市场,可谓鱼龙混杂,不论是什么年份的茶,都能在某宝上看到只需要几十元的茶。
往往这些所谓的便宜的茶,都不会有很好的品质,大部分有做旧的嫌疑。
技能三:喝老茶,学会存茶才是关键
喝老白茶,除了从茶掌柜处直接购买有年份的茶,还可以选择自己保存。
除了存新茶,日常买到的老白茶也是需要做好保存工作的。
存茶的要点,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多次分享了,在此简单地罗列2个大的保存要点。
存白茶的环境要求:干燥、阴凉、无异味、适当通风
存白茶的容器要求:遮光、密封、干燥、无异味
这些要点把握好,轻松存出好白茶。
路漫漫其修远兮,对很多茶友来说,喝老白茶的这条路还很漫长。
你们的火眼金睛,修炼到何阶段了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