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茶叶茶库 > 其他茶类 >

什么是岩茶圈的怪现象

时间:2023-12-15 10:55来源:茶道传媒 作者:杨巍浏览:
持续多年的岩茶热,在很大程度上,“热”的是正岩茶(更确切的说应该是“三坑两涧”茶),“热”的是肉桂。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茶客们像追星一样热烈追捧的“牛肉”,“牛栏坑+肉桂”这一“至尊组合”几乎成了好“肉”者们心目中武夷岩茶的“代名词”。
普洱茶
持续多年的岩茶热,在很大程度上,“热”的是正岩茶(更确切的说应该是“三坑两涧”),“热”的是肉桂。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茶客们像追星一样热烈追捧的“牛肉”,“牛栏坑+肉桂”这一“至尊组合”几乎成了好“肉”者们心目中武夷岩茶的“代名词”。
然而,除正岩肉桂以外的茶,热度就弱了许多,价格上的差距也是越拉越大,甚至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即前者是“产量小,需求大,价格高”,后者是“产量大,需求小,价格低”。无疑,这导致了市场的无序。
 
“高贵”的正岩茶
正岩、半岩和洲茶,产地自然环境的差异,造就了武夷岩茶品质的差异。
正岩茶,指产于武夷山面积达70多平方公里的核心景区内的岩茶,主产地有天心岩、马头岩、慧苑、竹窠、九龙窠、水帘洞、三仰峰等等。
其中,又以“三坑两涧”(牛栏坑、慧苑坑、倒水坑、流香涧、悟源涧)最为典型。这一区域,多岩谷陡崖,遮荫条件好,谷底清泉细流,夏季日照短,昼夜温差大,冬季岩谷抵挡冷风,气温变化小。同时,茶园土壤均为风化岩石,通透性好,酸度适中,富含丰富的微量元素,孕育了“香清甘活”的岩韵
半岩茶指产于核心景区之外的岩茶,如星村、企山一带。洲茶则指的是产于崇阳溪和九曲溪侧沙洲地及公路两边的茶。
 
因此,得天独厚的环境注定了正岩茶天生的尊贵血统,加之产量有限,价格自然高昂。而且,同是产自正岩的茶,因山场不同,价格也有所差异,茶客追逐“山场”早已蔚然成风。譬如,武夷山某知名茶企推出了“山场说”系列茶品,共有24个著名的山场。当然,最高大上的还是“牛肉”,每斤价格近2万元。
茶叶市场上,不少岩茶企业都声称有最正宗的“牛肉”,更有茶企打出“首家专做牛栏坑茶叶品牌”的宣传口号,价格从1000多元~10000多元/斤不等。
消费者对“牛肉”的热捧,使得它的生产成本水涨船高。据天心岩茶村一村民透露,今年“牛肉”茶青单价为500多元/斤,以四斤鲜叶制得一斤干茶计算,加之全程手工采摘制作等,毛茶成本都要在5000多元/斤。值得一提的是,到茶季时,为防止有人盗采“牛肉”茶青,有村民甚至轮班看守茶园,足见“牛肉”有多“金贵”。
 
今天,全手工制作牛栏坑肉桂。
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半岩茶,半岩茶的价格每斤多不超过千元。即便是时下正“当红”的肉桂,也是如此。以黄村所产的肉桂为例,售价大约在700多元/斤左右,不到“牛肉”价格的1/10。
武夷山当地一个范姓茶农说,尽管半岩茶的山场气息不如正岩,但性价比很高,“二三百元(一斤,下同)的茶就蛮好了,五六百元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了”。至于洲茶,价格则可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卖十几二十元也没人要,连人工成本都不够”。
 
无“肉”不欢
按照岩茶新“国标”(GB/T18745-2006)的描述,武夷岩茶产品分为大红袍、名枞、肉桂、水仙、奇种五种。但是,从目前茶市的现状来看,除以“老枞水仙”为代表的水仙从中“分得一杯羹”之外,几乎是肉桂的天下。
肉桂,最初是慧苑坑的一个名枞,属武夷岩茶中的高香品种,它以辛锐持久、具强烈刺激感的香气和醇厚回甘的滋味而著称。随着岩茶“山场风”的盛行,肉桂被茶客们冠以各种山场之名,“牛肉”、“马肉”(马头岩)、“龙肉”(九龙窠)、“猪肉”(竹窠或猪仔岩)、“虎肉”(虎啸岩)、“水肉”(水帘洞)、“鬼肉”(鬼洞)等等,五花八门。
茶农、茶商、茶客们也是无“肉”不欢,不少人都梦寐以求着能亲赴一场“全肉宴”,武夷山茶圈里甚至流行这样的段子:“厂里没有箱把‘肉’,都不好意思跟人说是武夷制茶人;店里没有斤把‘肉’,都不好意思跟人说是武夷卖茶人;家中没有三两‘肉’,都不好意思跟人说是武夷爱茶人;身上没有泡把‘肉’,都不好意思跟人说是武夷斗茶人。”
 
于是,渐渐地,“五大名枞”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奇种成为了“偶尔换换口味”的茶品,大红袍则被视作除肉桂、水仙外的岩茶“大杂烩”。
不论在门店还是茶博会上,肉桂、水仙几乎无一例外地被摆放到了最显眼的位置,多是商家的主打品种、高端茶品种,而大红袍则扮演着“大路货”、“大宗茶”的角色,价格多在100多元~500多元/斤之间,铁罗汉、水金龟等名枞及雀舌、石乳等花名并不多见,且乏人问津,很多普通消费者也不一定都知道。
在武夷岩茶的主销区福州,每家有售岩茶的茶庄茶店,肉桂、水仙、大红袍是雷打不动的“铁三角”,价格多是依次递减,“牛肉”则是“镇店之宝”,而茶友们最爱PK的也是各种各样的“肉”。
这般情形,套用时下网络流行语说就是:地球人已经无法阻止茶客们“吃肉”的疯狂了。
 
大红袍竟为何物?
大红袍之于武夷山,就像龙井之于杭州西湖,铁观音之于安溪,有着600多年的深厚文化底蕴。
作为历史名茶,大红袍原是武夷山当地茶树品种的名称,也是武夷岩茶的茶品名,史上因产量稀少,而弥足珍贵。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武夷大红袍”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成功注册及母树大红袍无性繁殖的成功,“大红袍”在产量大大增加的同时,也成为武夷山茶叶的公共品牌之一。然而,公共意味着公有,人人皆可使用,这为乱象提供了滋长的条件。
从目前的市场现状来看,大红袍身上笼罩着重重迷雾:大红袍既是名枞品种名,也是一种商品名称。那么,大红袍究竟是何物?此外,市面上还出现了“奇丹”、“北斗”等声称是“纯种大红袍”的茶,让消费者更加感觉“云深不知处”。
 
难道商品大红袍已沦为最没个性的岩茶?
事实上,大红袍从茶名扩大为公共品牌是有原因的。据“国标”起草人之一王顺明透露,武夷山政府最初是以“武夷岩茶”来打造公共品牌的,但是,“因‘武夷岩茶’叫不响,而用史上赫赫有名的大红袍来打造,名气一下子就打开了。”
此举不禁让人联想到安溪铁观音。在安溪,铁观音、本山、毛蟹、黄旦并称安溪“四大当家品种”,而随着铁观音的声名鹊起,其它三个品种渐渐被铁观音的“光芒”所掩盖,久而久之市场份额也逐渐被铁观音所挤占。铁观音几乎成了安溪茶叶的别称。
“纯种大红袍”,这一说法则来源于九龙窠石壁上的6株据称是“母树”的茶树。据多种文献记载,历史上大红袍母树只有三株,并有正副本之分。经科研人员研究表明,其中(如图)的1号、5号株同源,2号、6号株同源。目前,2号株被确认为正本株,其性状优良,品质优,经无性繁殖,后代种植面积大,经济效益好。
 
如今,在武夷山大面积种植的大红袍种源,系30年前从福建省茶科所引回的2号株大红袍繁育的。至于“奇丹”、“北斗”,研究已证实,“北斗”与大红袍有遗传距离,并非同种同物。“奇丹”与大红袍有相同的遗传组成,民间多认为是大红袍的旧称。但是,“大红袍之父”陈德华认为,应将二者严格区分开来。
从种源的角度来看,大红袍基本已是正本清源。然而,在消费市场上,大红袍依然让人感到莫衷一是。许多商家都坦言,市面销售的“大红袍”很少是“纯种”的,多由几个品种拼配而成,使得每家店大红袍的风味都各不相同,一千家店就有一千种大红袍,以至于有茶客总结出这样的喝茶经验:武夷岩茶,不是肉桂,就是水仙。两者皆非,即大红袍。
因此,随着肉桂、水仙这样个性鲜明的岩茶兴起,商品大红袍已沦为最没个性的岩茶,甚至是中低端岩茶的代表。
 
这一系列“怪状”表明,产自核心区以外的半岩茶、洲茶及除肉桂以外的其它岩茶品种,渐渐名不经传。武夷岩茶百花齐放,曾经暗香浮动的记忆渐渐模糊。你还记得它们被选育,被世人所爱所推崇吗?你还记得它们的倾城芳香,独特茶韵吗?你又还记得,它们的文化底蕴,传承世家吗?
在“无肉不欢”之余,再举杯清饮,轻忆当初,不难发现,这阔别已久的味道,依旧值得流连与回味。为了重拾武夷名丛的本真本味,重现武夷岩茶本质,使武夷名丛文化世代传承延续,或许,“拯救名丛”的时候到了,空白了的时光也都只是为了等待一杯茶将那斑驳的记忆唤回。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安溪铁观音 母树大红袍 茶叶市场 武夷岩茶 茶博会 大红袍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武夷岩茶之传统烘焙方法
武夷岩茶之传统烘焙方法
武夷岩茶现行烘焙方法
武夷岩茶现行烘焙方法
烘焙对武夷岩茶品质的影响
烘焙对武夷岩茶品质的影响
喝武夷岩茶的九个理由
喝武夷岩茶的九个理由
岩茶制作不当有何影响
岩茶制作不当有何影响
润岩茶寿大红袍的故事
润岩茶寿大红袍的故事
制约武夷岩茶价格的因素
制约武夷岩茶价格的因素
岩茶精髓语录
岩茶精髓语录
武夷岩茶的内质
武夷岩茶的内质
碳焙岩茶与电焙岩茶的区别
碳焙岩茶与电焙岩茶的区别
武夷岩茶的命名
武夷岩茶的命名
浅谈岩茶的特征
浅谈岩茶的特征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