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面积58 万km2。地跨赤道,东南濒印度洋,海岸线长536km,沿海为平原地带,其余为平均海拔1500m 的高原,热带草原气候,全年气温14℃~26℃,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全年适宜茶叶种植、生长。其境内东非大裂谷两侧的略酸性的火山灰土壤最适宜茶树的种植。肯尼亚拥有肥沃的土壤、充足的降水,相对较少的害虫和在1 500~2 700m 之间的海拔高度,是生产优质高地茶叶的理想之地。
肯尼亚的主要茶叶种植区分布在东非大裂谷的两侧、该国西南部紧靠赤道以南的地区,属高海拔地区,常年光照充足,气候温暖,年温差小;河湖较多,灌溉便利;火山土广布,土壤肥沃。距海较近,年降雨量多,气候温暖,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一年四季都可采茶。
这个非洲国家居然一度为世界红茶最大出口国
首都内罗毕地处赤道附近,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小,气温的年变化很小;因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气候终年凉爽,四季如春。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赋予了肯尼亚茶无与伦比的鲜亮颜色、芳香气味和甘醇口感。
南迪山和号称“茶都”的科瑞秋地区是肯尼亚最著名的茶叶产地,它们都位于大裂谷西部边缘地带,而位于大裂谷东部边缘的里穆鲁等地出产的茶叶则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好的茶叶之一。
历史与现状
肯尼亚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业占肯尼亚经济总收入的70%以上。肯尼亚的红茶享誉全球,每年出口量很大,其品质和质量都非常优良。
追溯肯尼亚茶叶发展的历史,1903年英国人凯纳最早将茶树引进到肯尼亚的Limuru地区,到1912 年才开始在西部大面积种植,1920年英国殖民肯尼亚后才在这里大规模种植茶叶,目的是获取利益并满足本国日益增长的茶叶需求。1963年肯尼亚获得独立,但英国人留下的茶叶种植技术和管理理念一直沿用至今。肯尼亚国家茶叶发展历史很短,但是,其茶产业发展的速度惊人,仅仅100年,肯尼亚茶业可谓发展迅猛,到1996 年肯尼亚已跃居成为世界主要茶叶出口国,如今已成为世界第四产茶大国,世界第二大红茶生产和贸易大国,并一度为世界红茶最大出口国。
茶业生产
肯尼亚茶业发展局作为监管肯尼亚茶叶发展的组织,对此标准做了详细的规定,每道程序都保持茶叶的纯净。从1931年威廉麦乐文发明了独特制茶工艺,沿用至今,形成了具有独特口感的肯尼亚红茶。
茶叶加工
肯尼亚十分重视茶叶加工新技术和机械化的采用。1958 年肯尼亚就在新建立的茶场采用在印度最先使用的先进的洛托凡揉切机。这使肯尼亚节省了很多年的研发时间和精力,能够从一开始就进入CTC茶市场。除了著名的马里宁茶园(Marinyn,制作和出口传统红茶)和米奇马卡鲁茶园之外,其他茶园均只生产CTC茶。
肯尼亚1963 年独立以后,在议会要求下于1964 年成立了肯尼亚茶叶开发局(KTDA),负责管理新兴小茶场的加工和销售。从当时小规模种植,只有一家拉加提茶厂专门加工生产的鲜叶,到1980 年,肯尼亚开发局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茶叶出口商,产量超过3.6万吨。
茶叶消费
目前,肯尼亚已成为全球重要的茶叶生产和出口国之一,同时也是非洲最大的茶叶生产国。茶业在肯尼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肯尼亚三大创汇产业之一。
肯尼亚出产的红茶又叫做“红碎茶”,茶汤颜色为橘红色,茶香浓郁、入口香醇、品质优良、价格平易近人,广受欧美市场的欢迎,因为一开始就引种良种,由于用新工艺加工,因此红茶的品质一直处于世界前列,而且高品质的茶叶占很大比例,因此茶叶卖价好。
很多人都知道在印度语和巴基斯坦语中”茶”被称作“Chai”,在肯尼亚的斯瓦希里语中”茶“也同样被叫作”Chai“。
茶叶销售与市场
肯尼亚茶叶销售方式与渠道主要包括:拍卖、直接销售、厂家直销、零售等。其中,拍卖是最主要的销售方式,拍卖的茶叶占市场份额的82%,直接销售的占13% ,厂内销售的占3%,零售包装的占2%。
茶叶贸易状况
肯尼亚是世界主要茶叶出口国家之一,每年出口大量的红茶,主要通过茶叶拍卖市场蒙巴萨来完成,每年的拍卖交易量为83%,蒙巴萨是世界第二大茶叶拍卖中心。
肯尼亚向世界68个国家出口红茶,其中巴基斯坦、埃及、英国、阿富汗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占据肯尼亚红茶出口总量的70%。
肯尼亚农业、渔业与食品管理局信息显示,2014年肯尼亚红茶产量超过40万吨,2015年由于主要茶叶产区持续干旱,全年产量接近40万吨,其中95%用于出口,红茶是肯尼亚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2015年红茶出口为其带来了超过10亿美元的外汇收入,2015年肯尼亚仍保持世界最大红茶出口国地位。
——部分内容出自《中国茶叶网》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