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叶茶库 > 其他茶类 >

陕西宁强出产哪些名茶你知道吗

时间:2018-06-09来源: 茶贵人 作者:奚斌锋浏览:
宁强产茶,这在陆羽《茶经》中也有记载。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茶树)梁州(今汉中)生褒城(今褒河)、金牛(今宁强)二县山谷。”这说明有一种可能,陆羽是实地踏勘过宁强茶区的。
宁强有个民谣“十大怪”:
陕甘川省一脚踩,
金牛古道五丁开。
珍惜矮马三尺二,
端公傩戏趟火海。
浆水半年不得坏,
洋芋搅团石窝踹。
根面角角假鱼卖,
核桃馍馍皇帝爱。
麻辣鸡美誉传天外,
老陕青卖得快!
宁强地处陕甘川结合部,处在关天经济圈和成渝经济圈的结点,是沟通大西南与大西北的通道,长期以来,黄河、长江两大文明在这里交融、汇集,因此,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宁强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隅,北依秦岭,南枕巴山。总面积3282.73平方公里。全县辖16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200个行政村,总人口34万人。
宁强是一个南北交汇、襟陇带蜀的山区县,是大西北进入大西南的主要门户和黄金通道。宝成、阳安铁路纵横县境,108国道、西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宁强是汉江的发源地,素有“三千里汉江第一城”之美誉。2015年11月宁强县被中国民协评为“中国羌族傩(nuo)文化之乡”。
宁强是汉水之源。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与黄河、长江一样,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近年来,经专家多次踏勘论证,汉水源头确定在宁强县汉源镇马家河村,即玉带河上游。《辞海》1989年版解释,正式确定汉江源头为宁强玉带河。
 
在宁强,除了羌文化以外,还融入了楚文化原素。楚俗尊凤尚赤、崇火拜日、喜巫近鬼,文化精神上无碍于物,“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如傩戏、篝火、祭神、吃粽子、赛龙舟、以及孝文化、茶文化、码头文化、古钱文化等,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宁强产茶,这在陆羽《茶经》中也有记载。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茶树)梁州(今汉中)生褒城(今褒河)、金牛(今宁强)二县山谷。”这说明有一种可能,陆羽是实地踏勘过宁强茶区的。
宁强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的宁强县藏于秦岭、大巴山之间,山清水秀,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水充沛,多云多雾。茶树如山间之灵,生长于山涧沟壑之旁、溪流泉水之间,所产茶叶香高味醇,耐冲泡,有效成分含量高,品质优异。
在秦朝之前,四川还没有通往外界的比较像样的陆路通道,一般出川都要取道重庆从三峡出川。战国后期,秦国日益强大,南攻蜀国,东击巴国,出三峡以图楚国。巴、蜀沃野千里,物产富饶,秦唾涎已久。但蜀有剑门之险,巴有江河之阻,道路崎岖,运输艰难,征伐很不容易。
 
后来,秦惠文王采用大将司巴错的计策,诈言秦得天降石牛,夜能粪金,秦王写信给蜀王愿与蜀国友邻,馈赠宝物石牛并献美女给蜀王,请开道迎接回去。蜀王开明氏素性贪欲,便派五力士在大、小剑山、五丁峡一带峭壁处,日夜劈山破石凿险开路,入秦迎美女运石牛。秦国等蜀道开通后,就暗派大军长驱直入,蜀国没有防备,前线军队又寡不敌众,在葭萌一战大败,蜀国也就随之灭亡了。后来这条路遂命名为石牛道(又叫金牛道)。
清代学者顾炎武说:“自秦人取蜀以后,始有茗饮之事”。这一观点,得到广泛支持。如果没有秦惠文王的野心,茶叶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走出巴蜀之地。
电视剧《芈月传》就讲到这一段历史,巴蜀对于茶叶的垄断,最终被芈八子的老公秦惠文王打破了。
2016年,宁强县获得“中国十大魅力茶乡”称号。秦开蜀道置金牛,汉水元通星汉流。近年来,宁强县紧抓“汉水源头”天然地理环境资源优势,以扩规模、提品质、打品牌、增效益的工业化理念和发展思路不断做大做强茶产业,不断推进茶产业迈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依托“龙头引领、园区助推、政府服务”模式,积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土地流转,在茶叶基地建设、加工厂建设、资金投入上予以重点扶持,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实行连片开发、集约经营,高标准建设示范化茶叶基地,扩大良种茶种植面积,着力打造“百里茶叶产业带、万亩茶叶观光示范园、茶叶旅游示范片”。
同时,不断强化科技服务,扶持建立标准化示范茶厂,推进茶叶的机械化、连续化、自动化生产,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理工学院等高校合作,不断完善县、镇两级茶叶技术服务体系,老陕白茶、金牛红、宁羌红、千山红等一批新品茶、大众茶生产效能显著提高。这几年,宁强发展之快变化之大,让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尤其是08年“5.12”大地震后,因为宁强是重灾区,国家对宁强的建设力度加大,使得宁强旧貌换新颜。
截至目前,宁强茶园面积超16万亩,种茶农户2.8万户,从业人口近10万人,带动贫困户6136人。2018年全县茶叶总产量达4197吨,产值10.36亿元。
 
汉中仙毫是汉中市的绿茶公共品牌,也适用于宁强。
宁强雀舌是陕西宁强县的地方名茶。宁强雀舌之前有个很好听的名字,玉兰香雪。得名于其干茶形态。这个茶的研发者之一的刘冬林先生解释说,茶芽形象玉兰初放,丰腴饱满,茶毫像雪一样覆盖全身,所以最初定名玉兰香雪。这个名字已经让人产生无限遐想了。
这是三泡以后的宁强雀舌明前茶的茶底。玉兰香雪,洗尽铅华,又似贵妃出浴,未尽其韵,恨不得吃了它嚼了它。1993年,中国茶科所沈培和教授根据行业惯例把此茶名定为“宁强雀舌”。2005年,“宁强雀舌”被整合到“汉中仙毫”旗下,结束了一段历史
三月的嘉陵江畔,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海拔520米的陕南宁强县燕子砭镇,正午气温高达26度。
宁强县燕子砭镇是汉中市海拔最低的地方,一般3月中上旬,这里的茶园就开始采摘早春茶。陕西春茶名品金牛早就开始上市了。
 
金牛早的特色有两点,一是早,二是香。
茶叶嫩芽经手工揉捻而成,香气馥郁,形似碧螺。因为和众多陕西绿茶有所区分,个性突出,所以市场很抢手。
宁强红茶,金牛红。
宁强白茶,老陕白。老陕白类同于福建白茶名品白牡丹,但因为芽头齐全,滋味更甜。
陕西绿茶标准产品,老陕青。为什么被称为标准产品?一是生产量大,二是采用烘青技术茶叶品质好,三是性价比高。
老陕青(红)砖。这款茶的学名叫“紧压型绿茶”。论身世也颇有来历,可以上溯唐宋茶饼。但对现代人而言,老陕青砖有更为现实的意义。
“老陕青”砖茶采用宁强茶区所生产的烘青和炒青毛茶原料,经脱苦脱涩处理后,按传统工艺加工而成,外形紧结平整,色泽青褐,含有丰富的多酚类、咖啡碱、氨基酸、锌、硒等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物质及微量元素。它的特点是,茶砖表面可以压制花纹,字口清晰,镜面平整。
同时经过特殊的工艺处理,香气更为高昂,可以延长绿茶的消费周期。
 
抹茶。利用宁强汉水之源生态优势,宁强的有识之士还开始研发陕南抹茶。目前已初步应用到食品添加中去。
快茶杯。这是为适应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方式而设计的。优质的环保纸杯内置上等原叶茶,用天然的玉米纤维封装于杯子底部,冲泡时方便快捷,省人省力,干净卫生,而且不需要再用嘴吹茶叶,文雅很多。目前单机每日可生产6000个成品,广泛适用于企业招待、会议及婚宴等大型活动。
 
美食特产
宁强历史悠久,随便一个地方说来都有一段渊源。其文化复杂多样,也因此造就了许多令众人垂涎三尺的美食。
核桃馍。宁强核桃馍,是将核桃仁去皮后与椒盐、芝麻等一起制成馅泥,再将油面经过三次发酵后,抹上核桃泥,放入烤炉里烘烤后制得的糕点。本品口感酥脆,味道香甜,特别适合老年人及儿童食用。
王家核桃馍历史悠久。据王家核桃馍传人口碑相传,天津的一个都督周玉姬兵败领罪后,他的儿子带厨师逃来宁强,在王家做了上门女婿,他的厨师在王家做厨艺,主要制作海味酱菜、糕点等。时间一长,厨师熟悉了宁强的情况,就将宁强盛产的核桃及其当地制作核桃馍的方法融进了自己生产的糕点中。这就是宁强核桃馍的最初雏形。
核桃馍从乾隆时代问世至如今,已有近三百年历史。此馍小如瓷盏,色城隍,味浓郁,入口香酥,食后每一回味,便觉余香自舌本间生。
麻辣鸡相传最早出自王婆夫家前辈所雇一成都厨师之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宁强城内悄然兴起,八十年代末开始在宁强城乡普及。由于这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味美实惠富有魅力的小吃,随着岁月的推移,喜欢的人愈来愈多,如今已成为这里街头方便小吃中的奇葩了。麻辣鸡色泽金黄鲜亮,肉质细嫩脆爽,肥而不腻,麻辣出头。吃后舌尖、嘴皮火烧火燎,使人既怕又爱,经不住诱惑而一吃再吃。 
根面角。宁强山大林深,漫山遍野生长着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蕨苗。蕨苗刚刚抽出的嫩叶叫蕨苔,可以凉拌着吃。蕨苗的根茎富含淀粉,蕨根粉也叫根面,用它可以做成根面丸子、根面疙瘩、根粉皮、根粉丝等,这些都是正宗的绿色食品。风味小吃根面角,就是用蕨根粉制皮,新鲜蔬菜作馅,捏成月牙形,急火蒸熟,呈浅褐色、半透明状,蘸上酸辣汁食之,皮柔馅香,鲜而不腻。
辅唐宴,由“一脚踏三省”的青木川风云人物魏辅唐最喜好的菜肴组成。魏不嗜烟酒,但对菜肴颇有讲究,特别注重营养价值,就连菜肴的摆设及进食的先后顺序都有讲究,于是自创了荤素搭配的辅堂宴,从此在宁强乃至汉中流传。眼下,西成客专通车进入倒计时,宁强作为西安和成都的中心节点,当地语言杂秦蜀、风俗兼南北。到时,欢迎各地区来宁强旅游的朋友尽情品尝。
热面皮,宁强人所谓的面皮,实际是用大米做的。偶有用麦面做的,则称面面皮,以示与米面皮的区别。热面皮讲究边蒸边卖,面皮是刚从笼床中揭的,汤汁是刚从砂锅里舀的,哪怕是大热天也是这个吃法,图的就是这个刺激和痛快。
热凉粉,将红苕粉加食用碱少许,调成糊状,往开水锅中边倒边搅,倏忽变稠,颜色变暗,成半透明状,再搅,至坨状止,热凉粉即大功告成。取碗一只,放酱油、醋、盐、味精、胡椒粉、蒜汁、油泼辣子,吃时舀一坨热凉粉,用筷子夹着吃,或将凉粉用勺子挖成小疙瘩,用汤匙连同汤汁一起吃,解饥又解馋。
假鱼,形状像鱼又不是鱼,故名假鱼。将黄豆芽、豆腐、竹笋等乱刀剁碎,加入葱花、姜末、食油、精盐、花椒粉、胡椒粉等调料,拌匀作馅。浓豆浆烧开舀入缸中,冷却后表面会有一层浸皮,谓之豆腐皮,捞起备用。将豆腐皮切成长方块,把馅放入豆腐皮中,卷成筒条状,若一条条小鱼儿,上笼蒸熟,佐酸辣汁食之。假鱼与根面角同为夜宵佳肴,也是宴席必备。
豆腐脑,将豆浆烧开,不等凝固即舀入碗中,上笼略蒸即成洁白细嫩、有如凝脂的豆腐脑。另起锅炒哨子,原料有瘦肉末、碎花生等,吃时再加入豆腐脑碗中,并佐以葱花、姜末、榨菜、虾皮、酱油、醋、盐、味精、油泼辣子等调味。用汤匙舀着吃,香、辣、酸、嫩,老少皆宜。
宁强还有一样特色美食树叶凉粉,原料是一种叫做凑黄金的树叶,做法是用该树木叶子取下约一公斤(半桶),放在木桶里用柏树灰开水冲掠,使用擀面杖在桶里不断的搅,将叶子搅化,然后将搅化的叶汁用碗盛好凉凉,成凝固状,就可凉拌食用;凉拌时用蒜、盐、味精、花椒、醋(浆水)、油泼辣子等,拌好就可以吃了,纯天然美味。
 
玉皇观生态观光茶园。宁强玉皇观生态观光茶园是省级农业综合示范园重点建设项目,是目前陕西管理最好的茶园,没有之一。茶园依山而建,层峦叠嶂,郁郁葱葱、蜿蜒数里。目前,玉皇观1580亩茶园被认定为“国家农业部有机茶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陕西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茶叶研究所试验示范基地”“陕西省现代农业科技实训基地”。玉皇观生态观光茶园是宁强千山茶业公司的基地,现在已经成为宁强茶旅必选景点。
每年3月至8月的采茶季,林木掩映,青山绿水,茶园风光蔚为壮观。置身茶园,游客可信步石板游道,欣赏茶涌绿波,亲自采茶制茶、体验劳作之乐。
在前不久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产品颁奖仪式上,宁强县千山茶业有限公司参评的青木川牌汉中仙毫获评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博会金奖。
随着电视剧《一代枭雄》的热播,青木川古镇进入人们的视野,随之,宁强也被大家知晓。
宁强县城的永惠桥,一座很漂亮的廊桥,夜景会更美。上联:缘尔清溪导出沧浪三千里。下联:凭斯美水成就炎汉四百秋。
夜晚的玉带河大桥,灯火阑珊,不过已经被拆除了,完成了它32年的使命,它将被一座更大更牢固的桥代替。
宁强县天津中学,前身是宁强第一中学,因2008年地震遭到损坏。后来由政府和一对一帮扶的天津一起建成,故名天津中学。
宁强最有名的地方——青木川古镇,现已被列为国家4A级景区。
汉水源森林公园。园区内植被丰富,近期还在红外线影像里出现了好几种珍惜动物。
宁强县博物馆。这里记载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民俗文化,有空记得来看看哦!
 
最后,录一首宁强赋作为结语:
巍巍秦岭,雾横巴山。
塞外明珠,西北江南。
白云深处,金牛古道。
贯飘飘而舞碧波玉带,
植亭亭玉立人间仙葩。
朝迎晨露,暮送烟霞。
身托幽谷,情寄月华。
汲山中灵泉自有冰雪之慧,
食风中玉英而成谪仙之味。
笑桃花媚态,守菊梅情怀。
无求而志高,苍翠而皎皎。
仙株神降,泽我苍苍,
清明春寒,一芽点翠。
拈花纤纤,收取碧萃,
素琴袅烟,春波一盏。
清溢神州,香飘海外。
烹灵山秀水之丰泽,
传雀舌针茗之神韵。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白牡丹  茶文化  氨基酸  多酚类  早春茶  茶博会  有机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春风十里不如一茶席
春风十里不如一茶席
碧螺春茶的特点
碧螺春茶的特点
几种茶叶的不同“茶性”
几种茶叶的不同“茶性”
四季养生喝什么茶
四季养生喝什么茶
春茶不宜太新鲜
春茶不宜太新鲜
倒春寒“吹晚”春茶上市 记者
倒春寒“吹晚”春茶上市 记者
什么样的普洱茶才具有收藏价值
什么样的普洱茶才具有收藏价值
毕节茶产业实现产值逾7亿元
毕节茶产业实现产值逾7亿元
熟茶在转化过程中的四个阶段
熟茶在转化过程中的四个阶段
一个人喝酒是寂寞 一个人喝茶
一个人喝酒是寂寞 一个人喝茶
崂山大田春茶将大规模上市
崂山大田春茶将大规模上市
茶亦醉人何必酒
茶亦醉人何必酒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