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
白茶的茶友,随着了解、品饮、接触、存放的需求越深,越会回归到一个问题上:那就是到底
白茶是散的好还是饼的好?我应该多存放
饼茶还是
散茶?
散茶,不经
杀青,不揉不捻,鲜叶
采摘直接进行
萎凋,再经过干燥,成茶就可以封存了。茶友们常说,散
白茶是
白茶最自然的状态,松散、错落有致。
饼茶,在
白茶散茶的基础上经蒸汽软化,放入模具压制成型,最后干燥而成。
为什么出现饼等紧压形式?
随着
白茶的走俏,销量的增加,产量不断扩大,
茶农茶厂的库房压力也越来越大,而
饼茶的体积仅是
散茶的三分之一,就是减少库存压力及节省存放空间。
再一个就是不同的功能、玩赏的人文需求,比如特定的节日、特定人群的功能订制需求。
更重要的就是追求不同的口感滋味及丰富层次变化和存放为未来的可期。
所以,
饼茶的出现无疑是众多商人
茶人共同推进的结果。
其实一开始
白茶的紧压,主要是寿眉,只是为了在那一段时期中,解决交通不便引起的运输损失。
寿眉多为饼状压制的方式储藏以及运输。
散茶、尤其寿眉占地方,另外是一些新茶的原有香气容易散掉,
紧压茶可以香气保持的时间长一些。
形式与存放
饼茶,一般粗枝大叶的贡眉寿眉更适合压成饼,由于在蒸压
烘干过程中加重了
发酵,使其口感更加醇厚,
汤色更加浓稠,陈放后也更容易
转化出糯香、
枣香和
药香。
散茶更易于
转化,但所占空间较大,并且容易断碎掉,受潮。
饼茶在这个问题上优势就突显出来了,但建议茶友在选择
饼茶的时候一定要选择紧压松紧适度的。
不要选择压的太紧的,容易饼中心较大的黑极影响美观和口感,也不能选择压制太松的,因为稍微存放一二年后,就容易崩开散掉。
年份、口感和香气
新茶的角度来说,
散茶相比
饼茶滋味清香轻柔,口感鲜爽清甜。
所以当年的新茶直接压饼,就会有闷熟的青味或水气味,这和
普洱刚压制成饼一样的缺点,这需要给它以时间。
而陈化了几年的
白茶,
茶性基本趋于稳定,
茶味也已经醇和。这时候再压制成饼,不仅运输存藏都很方便,口感上也更有层次。在前期,
散茶可能会比
饼茶更香,
散茶的香更加高扬。
第一,
白茶紧压成饼,水分的吸收与蒸发对于紧压的
白茶影响度不大,因此,微生物跟香气都能更好的保存下来。
第二,
白茶紧压成饼,那样空气中的温度对
紧压茶的内部影响不大,
茶叶中的微生物能更好的存活下来。
第三,氧气和光线与紧压
白茶的接触面积相对缩小了很多,
多酚类,酮类与叶绿素的氧化就缓慢了很多,茶质就能更好的保存。
初期
饼茶更显成熟。
饼茶蒸压时经历的温度和湿度变化,还有细胞的破损,其实都会加速茶的变化。可以这么说,
饼茶与
散茶转化是不一样的,
饼茶从压制完成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变了。
香气上,
散茶偏清扬,
饼茶偏甜熟。味道上,
散茶清鲜滑爽的口感存留的较多,
饼茶更加柔和。
如果说
散茶是未经风雨的小清新,那
饼茶就是由于外部压力而略显早熟,蒸压
工艺“督促”了它的成长与前期
转化。
从长远来看,
散茶因为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大,
转化速度会后来居上。
饼茶就算是压制适当,空隙充分,最后速度还是会慢慢被
散茶比下去。
白茶存放要密封(不需要抽真空)。因为
白茶性子活泼,极易吸附,容易受潮,导致劣变。如果是喜爱传统形态,偏好清爽感觉的茶友,可以收
散茶。如果是想长期、大批量存放,那么省空间的
饼茶更佳。
总结
只是
饼茶后来被强硬的压制成型,虽然在刚压制时会稍微改变或增进加速了
白茶的
转化,又让它们各自具有了新的特点。
散茶的优点是香韵较鲜明,
冲泡方便,味道更容易泡出;缺点是占地面积空间较大,
存储成本高,而且在运输过程中易碎。
饼茶等
紧压茶,因为需要一定时间的陈化,做成饼砖珠沱之后在空间上压缩,优点是占地空间小,易
存储和运输,口感也比较浓郁,有利于存放,自然陈化。缺点是味道不容易泡出,需要耐心,慢慢泡,甚至煮饮。
当然,这份等待是值得的,对茶的耐心和恭敬心,茶会更好的回报给自己,最明显的就是提升了
耐泡度和改善增进了
茶汤的醇和甘美。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