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命名则主要用于茶的认识、区别、分类和研究。现行的茶叶命名主要包括:
(1) 以茶叶形状命名,如珍眉、瓜片、紫笋、雀舌、松针、毛峰、毛尖、银针、牡丹等;
(3) 以采摘 时期和季节命名,如明前、春尖、春蕊、秋香、冬片等;
(6) 以销路不同命名。如内销、外销、侨销、边销;
古代茶命名,以茶产地地名加茶叶形态命名居多。如(7)中顾渚紫笋(唐朝贡茶):顾渚为地名、紫笋指的是紫色的笋状茶芽;霍山黄芽(唐朝名茶):霍山为安徽的一个地名,黄芽指黄色的茶芽。
回到六安茶, 单纯从字面上去理解就是六安产的茶,和传统的命名方式一样。但回到茶叶命名中的(7),没有后面的茶叶形态的定语,所以就留下是六安什么茶的想象空间,也给《红楼梦》的研究者们留下了足够的探索空间。
人民文学出版社版《红楼梦》中关于六安茶的注解为:“产于安徽省六安县。明代屠隆《考槃馀事》:六安茶‘品亦精,入药最效,但不善炒,不能发香,而味苦,茶之本性实佳。’”按对注的理解,注者应该指的是:安徽六安产的炒青绿茶。
冯其庸、李希凡主编的《红楼梦大辞典》中对六安茶的注解为:“安徽名茶。……六安茶有毛尖、瓜片、银针等名品”。 但六安茶不大可能是我们今天说的十大名茶六安瓜片,曹雪芹那个时代,还没有六安瓜片,六安瓜片创制于清朝末年。
关于六安茶的争议还相对较小,更有争议的是贾母要喝的老君眉。关于老君眉是什么茶,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1) 福建武夷山所产的岩茶,精选嫩芽制成,香高气爽,其味甘醇,形如长眉。见郭柏苍《闽产异录》。(2016年6月版人民文学版《红楼梦》注)
(2) 老君眉,茶名,今六安银针即为老君眉。银针茶为六安著名白茶,香高气爽,其味甘醇,针长如眉,故名老君眉。此茶为六安所产,故贾母误以为一般六安茶。(《红楼梦大辞典》“老君眉”词条)
(3) 君山银针。著名茶人庄晚芳在《中国名茶》中指出:“乾隆皇帝特别爱好君山茶,规定每年要进贡18斤。初春时由地方官吏监督采制,每制一斤贡茶就要花两千钱。《红楼梦》曾谈到妙玉用梅花上的积雪来烹煮老君眉茶,指的就是君山银针。”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的《红楼梦》注为:老君眉产于湖南洞庭君山的一种银针茶,精选嫩芽制成,满布毫毛,香气高爽,其味甘醇,形如长眉,故名老君眉。(转引自《妙玉所奉老君眉茶考》,汲丹,2017年11月刊《中国茶叶》)
(4) 老君眉为老白茶。王郁风在《老君眉茶考》中说:“老君眉茶,叶形长,芽多毫,外观芽身满布白毫。它既不属于绿茶,也不属于黄茶,而属于白茶类。冲泡后,茶汤色白淡黄,茶味较淡,与《红楼梦》中所写相符。”潘向黎也写到“曹雪芹写到的老君眉是产于福建的一种白茶,很可能已经失传。”(《妙玉所奉老君眉茶考》,汲丹,2017年11月刊《中国茶叶》)
老君眉是什么茶?以上四种的说法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从茶叶命名的相关知识去判断的话,去理解老君眉会更好。
从茶学角度来分析老君眉:
一、“老君眉”应该是茶叶形状命名,可以初略地理解为“长得像老人眉毛的茶”,针形茶和眉形茶都有可能是“老君眉”。欧阳伟华在《〈红楼梦〉茶名说略》一文中考证:君山银针所产的湖南省的历史文献《 湖南省志》、《 湖南通志》、《 岳州府志》、《岳阳风土记》和《 巴陵郡志》等书中均无“ 老君眉”的记载。 至于近年来有学者通过考证,认定老君眉产于福建省东北部的武夷山,他们的证据就是《闽产录异》、《 福建通志》、《 崇安县新志》都有老君眉的记载。《 红楼梦》的成书时间在 18 世纪 50 年代,郭柏苍的《 闽产录异》成书于 1886 年,《 福建通志》、《 崇安县新志》则都是成书于更晚的民国时期,这三部对老君眉记载的书都晚于《红楼梦》 一百多年以上,因此通过这三部著作来判断《红楼梦》 中的老君眉产于福建武夷山显然是过于武断。从这个角度看老君眉为君山银针、武夷岩茶说,基本可以排除。
二、以贾家的身份,哪怕作为日常的饮茶也应该是贡茶(土贡)级别的茶叶。所以“老君眉”应该是贡茶级别的茶。
三、上下文语境分析。贾母将吃剩下茶递给刘姥姥,刘姥姥对茶的评价是“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就更好了”,可以推测茶的滋味相对较淡。绿茶、白茶、黄茶也都有可能。还有贾母说的是“我不吃六安茶”,妙玉说的是“老君眉”。这里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解释:一是老君眉和六安茶的茶性不同;二是,老君眉和六安茶的级别不同。从小说刻画妙玉的形象来看,不难看出妙玉身上确实是有些做作、势力和虚假。茶级别不同的可能性远高于茶性不同的可能性。
四、关于老白茶说法。清朝有白茶的制作,但是主要的白毫银针(约1796年产制)、白牡丹(1922年创制),贡眉和寿眉的创制时间和两者比较接近,肯定无法上溯到曹雪芹的时代。
综合来看:六安茶和老君眉均为六安产的炒青绿茶,老君眉的形状应该为针形或者眉形,而且应该是比普通六安茶级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