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国古代最早发明的一种
绿茶制法,在唐宋时已盛行,后传到日本。自明代推行炒青制法后,蒸青
绿茶渐少,而日本一直沿袭至今,并经研究,实行机械化生产。
我国现代蒸青
绿茶主要产于浙江、福建、安徽,其产品大多出口日本。蒸青
绿茶有色绿、汤绿、
叶底绿的“三绿”品质特征。高档蒸青
绿茶条索紧圆,呈针形,香气清鲜,味甘醇和。
炒青绿茶约始于南宋,到明代普遍推行。此后一直是
绿茶中最基本的加工方法,产量占极大多数。
炒青绿茶因其加工
炒制后的外形不同,分为长炒青(即眉茶)、平炒青(又叫圆炒青,即珠茶)、扁炒青(如
龙井、旗枪、大方等)。
长炒青,即眉茶,条索弯曲,色泽绿润,輝白起霜,恰似美人眉毛,因而得名。眉茶主要产于浙江、安徽、江西等省,如浙江的遂绿、杭绿、温绿,安徽的屯绿、舒绿、芜绿,江西的婺绿、饶绿等。
平炒青,即珠茶,外形圆紧,呈颗粒状,身骨重实,宛如珍珠,故以“珠”名之,主要
产区在浙江的绍兴、余姚、萧山、诸曁等地。
扁炒青,其独具色、香、味及形四大品质。扁平而又光滑,香甜馥郁,
茶味甘醇,最典型的代表就是
龙井茶。
一般
晒青绿
茶香气较低,
汤色、
叶底呈黄褐色。主要品类有云南的“滇青”、陕西的“陕青”、四川的“川青”、贵州的“黔青”、广西的“桂青”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