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萎凋?
要进一步深入了解它们之间的秘密,先要弄清楚这两种工艺有何特点,分别是怎样进行操作的。
日光萎凋,要随时看“老天爷的脸色”
日光萎凋听起来简单,其实真正操作起来并非易事,“制作白茶工艺虽然简单但对鲜叶来源、阳光强弱和晾晒时间要求严格,须是晴好天气采摘的原料,芽叶的白毫要保留完整,摊放不可重叠,避免变黑、变红,同时阳光要充足,不可翻动,防止伤叶变红。
竹筛摆放位置也有讲究,要注意风向,风如果太大,就要赶紧把茶转一个方向;阳光如果太强烈,就要迅速把茶叶从直射的位置调整为斜射;地表的湿度太高了,就要离地晾晒;含水率太高了,就要摊得再薄一点;含水率很低的时候,就得摊得厚一点……
● 优点:吸收自然和阳光的能量,最大程度保留了茶叶中的营养成分,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
● 缺点:看天做茶,受天气影响大;人工成本高;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对晒场面积有要求,无法实现大批量生产。
除了太阳之外的条件
但地点变成了室内,对室内的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室内要求四面通风,窗户等设施齐备,无日光直射,场所卫生洁净,以及供观察温湿度变化的干湿温度计。一般室内萎凋总历时52-60小时左右。
这种方法更多的是人们利用室内的环境,尽量创造条件来完成日光萎凋当中,除了太阳之外的所有条件。
“如温度偏低,湿度偏大,就要采取先关闭窗户,在室内引入热源,炭火、电炉等均可,以提高室温,降低湿度。”
● 优点:方法相对简单,在正常气候条件下,多用此方法。
●缺点:若需要大批量生产,对场地面积就有一定要求;受天气影响大;萎凋时间较长,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室内加温萎凋,现代设备来助力
● 优点:不受天气条件的约束,缩短加工周期,生产效率高,茶叶产量大。
日光萎凋是和天“打赌”,
无法量产,不可控
举个例子,一批上好的茶青下来,如果没有遇上晴天和阳光,那么就没有办法做出高品质的生晒茶。即使天气不错,一旦无法遇上两三天的连晴,那么这些原本昂贵的茶青,就面临着令人唏嘘的命运了。
看起来简单,其实做起来也有风险
日光萎凋虽然简单,但是很考验技术和做茶人的经验,如果只是进行刻板的晾晒和制作,没有根据实际的天气情况进行灵活处理,一旦某个环节没做好,就容易伤害茶叶的品质。因此,即使是看起来简单的日光萎凋,做起来也是有一定风险的。
阳光,赋予茶叶好的香气条件
我国著名茶学家刘勤晋教授在一次演讲中提到普洱茶的晒青工艺,这其中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太阳光有72种光波,这72种光波,对茶叶香气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特别是它波长比较短的紫光,它对茶叶里面芳香物质的形成,是高度的正相关。日晒,光氧化,造成它好的香气条件。”
室内萎凋,同样可以做出好喝的茶
最早出现室内加温萎凋工艺的时候,主要是为了用于出口,生产效率和成品率就很重要,同样一批茶,三天做好还是一天做好,这其中的差别可不是一点点。真正在出口的这几十年里,传统工艺其实讲的就是室内萎凋工艺。它只是分加温还是不加温。
[1]、[3]《白茶 科学·技术与市场》 叶乃兴主编
[2]《福鼎白茶》陈兴华 编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