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茶最常见的五大误区,看完让你省几十万
时间:2020-08-26来源:懂茶帝 作者:佚名浏览:
次
老白茶最常见的五大误区,看完让你省几十万
近些年,
白茶随着知名度的提高,以及良好的后期
转化价值,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
老白茶的价值以及重要性,因此,市场逐渐掀起了
收藏老白茶的热潮。比如一款20年的福鼎
老白茶曾经就拍出了18.8万的高价。
不过,很多茶友对于
老白茶还是有不少误区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白茶加工时不经揉捻、
发酵,只有
萎凋、干燥两道主要工序。因此,
白茶本身没有遭到太多
工艺上的改变,就算经过陈化之后,颜色也不会是黑的。
真正的
老白茶,外表整体是暗色的,但色泽均匀;如果颜色发黑,可能经过
渥堆发酵、人工
烘干等程序,使得鲜叶中的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等被大量降解,导致看上去是黑色的,这种茶根本不具备后续
转化能力,没有
存储价值。
误区二、存放时间越长越好
老白茶之所以价值高昂,就是因为它良好的后期
转化能力。虽说
白茶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美誉,但越长越好是有前提的。
首先,
原料够好。只有优质的
原料,后期才会越存越好。一般来说,同一地区的荒野茶比田园茶内质丰富;高山茶比平地茶内质丰富。
不过,我们建议要控制在6%以下,如果
白茶水分含量超过7%,叶绿素会迅速降解,
茶多酚自动氧化,让
茶叶变质加速。
以上两点合格的情况下,
老白茶还要在
存储时注意不能发潮、发霉,一旦发霉,就算十几年的
老白茶也毫无价值。
2010年以前,
白茶几乎没有压饼
工艺,都是以
散茶的形式存在的,
白茶茶饼是近些年才出现的。
随着
饼茶越来越多,茶友慢慢地误认为,
老白茶只有
饼茶,其实这也是一种误区。
比如很多茶友一看是太姥山,就认为是最正宗的,但有些
茶商会以“太姥山东麓”的旗号,挂羊头卖狗肉。加了东麓两个字,品质却有天壤之别,很多茶友弄不清楚就着了道。
因为
白茶香气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不是所有
白茶都一定会产生
药香。
一般来说,高树龄、高海拔、高年份的
白茶相对而言更容易出
药香。
除此之外,
白茶的
药香与存放的湿度、温度以及自身的老嫩度都有关系。
而在
转化时间上,北方要大部分十年以上才能出点淡淡的
药香,南方
转化的可能快一些,但也不会太明显。
有些茶友曾透露,自己在三到五年的寿眉中闻到过
药香,不过这种
白茶值得警惕,因为极有可能存在渥堆做旧之嫌。
看完以上几点,相信你以后再
收藏老白茶的时候可以避开很多坑了。
当然,如果你觉得
老白茶不易
辨别,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买一两年的新茶,慢慢让其
转化成
老茶,这是最放心的一种方式了。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