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滇红,作为大叶种红茶的代表,是红茶类的名茶,品质以浓、强、鲜为特征,获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滇红由冯绍裘先生于1938年11月试制,至今主产区分布于云南西南茶区的澜沧江以西及怒江以东的区域,包括凤庆、勐海、临沧、双江、云县、昌宁等县(市)。
01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中国中茶公司委派冯绍裘前往云南调查茶叶产销情况,冯绍裘先生在顺宁(今凤庆)采用“一芽二叶”茶鲜叶制成的红茶样品,外形金色黄毫,汤色红浓明亮,叶底红艳亮(桔红),香味浓郁,是国内其它省中小叶种的红茶中所没有的。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4月9日,“云云南中国茶叶贸易公司”将云南红茶由“云红”改为“滇红”,云南红茶——“滇红”之名正式确立并沿用至今。同年9月,佛海实验茶厂(勐海茶厂前身)正式成立,范和钧先生采用勐海大叶种茶鲜叶试制了红茶、绿茶样,红茶具有“品质醇厚,色、味优于祁红,香气高于印度红茶”的特点,国际市场前景广泛看好。滇红从此快速发展。
经萎凋、揉切、发酵、干燥等工艺制成的为红碎茶,有碎茶、片茶、末茶之分;按品种、产地及产品质量情况,云南省云南大叶种红碎茶被作为第一套红碎茶标准。滇西南茶区优越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优良的云南大叶种种质资源,其中勐库种、凤庆种、云抗10号、佛香等国家级或省级良种,为滇红成为红茶中的后起之秀,提供了优质的原料基础。
揉捻
揉捻又是关系到滇红外形优美的一道工艺。由于工夫红茶要求外形紧结,色深味浓,因此红茶揉捻要求充分,要求以“无压→轻→重→轻→松压”循序渐进,加压与减压交替进行的方式来揉捻,时间40~60分钟;揉至“茶条紧卷,色黄绿,青花果香较浓郁爽透,茶汁外溢、有沾手感但无潮手感"为适度”。
发酵时间相应要长,滇红工夫红茶一般为7小时左右,生产中必须结合发酵叶的香气,色泽的变化综合判断发酵程度,其香气由强烈青草气→青香→花香→果香变化;其色泽由青绿色→青黄色→黄色→黄红色→橙红色→棕红色变化,以“发酵茶坯香气为花果香、色泽为棕红色”为发酵适度的感官指标。
干燥
为了确保滇红的金毫油润不显枯,则烘温要求控制在90~100℃,禁高温快烘。
03
滇红的品质特征
滇红工夫金毫显露为其品质特点之一。其毫色可分淡黄、菊黄、金黄等类。风庆、云县、昌宁等地工夫茶,毫色多呈菊黄,勐海、双扛、临沧、普文等地工夫茶,毫色多呈金黄。根据产品质量的优次,滇红工夫红茶由最初的三个等级逐渐演变为六个等级,各级品质特征如下:

滇红红碎茶按中国茶叶总公司制定的产品标准共有17个花色。1980年以后,滇红红碎茶共有9个花色,分别为碎茶1号高档、碎茶2号高档、碎茶中档、碎茶1号低挡、碎茶2号低档、片茶高档、片茶中档、末茶高档、末茶中档。根据现行大叶种红碎茶标准,可分为碎茶1号、碎茶2号、碎茶3号、碎茶4号、碎茶5号、片茶和末茶7个花色。
// 代表性创新滇红
GABA红茶:采用海拔高度在2500—2600米之间的茶鲜叶,利用云南农业大学GABA茶加工专利技术(201120132521.4)加工而成的云南新型红茶。GABA红茶具有独特、优异、稳定的品质:其条索紧结重实、色泽红褐显金豪有锋苗,汤色橙红明亮,滋味浓厚回甘,叶底红润软亮匀齐。
高原富硒红茶:应用纳米硒技术通过茶园特定栽培管理,实现茶树鲜叶有益硒元素的富集。加工形成富硒含量的高原富硒红茶,其外形卷曲成螺重实、色泽乌黑油润显金毫,汤色红亮,香气甜香浓郁持久,滋味甘甜鲜爽,叶底红褐匀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