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中加工技术最原始、最生态、最简单又最难掌握的一个茶类。其加工工序是萎调、烘焙,但在决定白茶的品质上,其原料是根本,萎凋是关键。因鲜叶采自不同的品种的茶树,成品茶有大白、小白、水仙白茶,其品质有一定差异。
大白叶张肥嫩,毫心壮实,茸毛洁白,叶尖上翘,叶面波状隆起,梗及叶脉微红,色泽黛绿,毫香高长,汤色橙黄清澈,香味清香甜醇。
小白叶张细嫩,舒展平伏,毫心细秀,色泽灰绿,毫香鲜纯,汤色杏黄清明,滋味醇和爽口。
水仙白叶张肥厚,毫芽长壮,茸毛扩密,色泽灰绿嫩带黄红,毫香浓显,汤色黄亮明净,香味清芳甜厚,多用作拼配其他白茶,以提高香气和滋味。
银装素裹,内质清爽
白毫银针因其芽头肥壮而长,全身披满茸毛,色白如银,外形圆紧纤细如针,属芽形白茶。形成其“毫色如银,条秀如针”的独特品质。鲜叶原料全部是茶芽,制成成品茶后,形状似针,白毫密被,色白如银,其针状成品茶,长2~3cm,整个茶芽为白毫覆被,银装素裹,熠熠闪光,令人赏心悦目。内质香气清鲜,毫味鲜甜,滋味鲜爽微甜;汤色清澈晶亮,呈浅杏黄色为上,以芽瘦小而短、色灰色为次。
产地有别,异曲同工
白毫银针采自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茶树的春季茶芽。用台刈更新后萌发的第一批春芽特别肥壮,是制造优质银针的理想原料。一般于3月下旬至清明节前,采下肥芽或一芽一叶。一种是先剥后晒,即将真叶、香叶向下拗断,剥离出茶芽,俗称“剥针”。目前福建所产的白毫银针,其制作只需要萎调至一定程度后焙干即可。
白毫银针产于福建省福鼎县与政和县,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北路银针采自福鼎大白茶品种,芽头肥嫩,茸毛疏松,呈银白色,滋味清鲜;西路银针选用政和大白茶,芽壮毫显,呈银灰色,滋味浓厚。两者在采制的茶树品种,采摘方法及加工技术上略有不同。
白茶珍品,毫香蜜韵
白毫银针富含氨基酸,尤以茶氨基酸最为突出。白毫银针芽长近寸,覆被白毫,银光闪烁,香气清鲜,滋味醇和,冲泡在玻璃杯中,芽条挺立,望之有如石钟乳,上下交错,蔚为奇观,为白茶珍品。主要品质特征是“毫香蜜韵”。
白茶诸多功效:
清代《闽小记》中载:“白茶性凉,功同犀角”,白茶自由基含量低,抗氧化效果好,茶叶氨基酸含量高于其他茶类。白茶中以“银针”最为名贵,除饮用外尚可作为药用,其性清凉,有退热、降火、解毒之功效,可治麻疹,华侨多珍视之,有“功如犀角”之誉。最新的研究发现,白茶具有七大养身功效:美白养颜、养目、养肝护肝、养心、养神、养气、增加人体免疫力。国内外对白茶尤其对其活性成分喝保健机理的研究越来越热。最早的白茶传到国外,也是看中其性凉,清热解毒的功效,用做克服水土不服,养生保健的良方。
白茶由于加工工艺不炒不揉,自然风干,最大限度保留了茶叶中的营养成分,相比于其他茶类,白茶的自由基含量最低,黄酮含量最高,具有很好的降火消炎作用。白茶活性成分丰富,白茶最显著的特点是富含氨基酸,特别是高含量的茶氨酸,不但能提高成品茶的香气和鲜爽度,还能提高人体机能的免疫力,有利身体健康。
白茶的保健是因为先祖为保留茶叶的药用价值而把鲜叶直接进行萎凋与干燥后,既可冲饮,因而具有保健功效。明代田艺蘅在《煮泉小品》中记载:在白茶的原产地,民间历来就用白茶来治疗荨麻疹,退热降火,治牙疼等。清代周亮工在《闽小记》记载:“其性寒凉,功同犀角,是治荨麻疹之圣药。”中医药理证明,白茶性清凉,消热降火,消暑解毒,具有治病之功效。对牙疼、便秘等疾病也能茶到病除。
(责任编辑: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