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茶饮
处方:红茶150克。
功用:去痰利水,解毒。
服法:每次用红茶15-20克,按常法用沸水泡饮,早晚各1次,疗程7-20天。
本方主治羊水过多症。妊娠晚期,羊水超过2000毫升以上称为羊水过多,病因尚不明确,羊水过多对母体和胎儿都有不良影响。发病较急者,孕妇有腹部胀痛、呼吸困难、心悸、不能平卧等症状。本病中医称为“胎水肿满”。发病较晚、较慢者,孕妇多能适应,临产时多发生宫缩无力,产后出血。据《中药大辞典》报道,临床上红茶对此有一定疗效。“对已确定羊水过多的产妇,于产前数周即酌饮红茶,早晚各1次。此法治疗12例羊水在3000毫升者,疗程7—20天,用茶约 150克,即安全度过产期。”这可能与红茶能利尿解毒去痰、健康脾肾的功能有关。
方源:《中国药茶谱》
2.山楂降脂茶
处方:生、炒山楂各7克,炒陈皮9克,红茶适量。
服法:上药放人热水瓶中,冲人热水大半瓶,塞紧塞子十多分钟,当茶频饮,1日饮完。
功用:消食、理气、降脂。
本方中的山楂是主药,现代研究证明,山楂含有山楂酸、酒石酸、柠檬酸、黄酮类及甙类等,具有扩张心血管、降血压、降血脂、助消化等作用。故《本草通玄》说:“山楂味中和,消油垢之积”,是很有道理的。炒陈皮理气快膈,有助饮食消化,以辅山楂消积。红茶是经过发酵加工而成的,也是和胃消食除积的佳品。本方主治一为过食膏脂,血脂偏高,或伴见头昏脑胀,常觉口中黏腻或喉中多痰,或体偏肥胖;二为平时胃酸偏低,纳谷呆滞,或伴脘闷不舒。
宜忌:胃酸过高,有溃疡病者不宜饮用。
方源:《中医良药良方》
3.健胃茶
处方:徐长卿4.5克,北沙参、花橘红、白药各3克,生甘草2克,玫瑰花、红茶各1.5克。
服法:上药按比例加大药量,研成粗末备用。每次取15克纱布包装,置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代茶频饮,每日1剂,连饮3个月为一个疗程。
功用:理气止痛。
本方具有抗炎、抑菌、镇痛等作用,对浅表性胃炎、症见胃脘隐痛,不思纳谷,身重困倦者有一定的疗效。
宜忌:胃中灼热嘈杂,吞酸口苦者忌。
方源:《新中医》
4.乌硼茶
处方:乌梅2克,硼砂1克,红茶1.5克。
服法:上述三味置保温杯中,以沸水适量冲泡,盖焖10分钟后,代茶频饮,每日1剂。
功用:降逆止呕。
方源:《药茶治百病》
5.山楂木香茶 —
处方:炒山楂15克,木香10克,食糖、红茶各15克。服法:按原方剂量,将药打成粗粉,置保温杯中,以沸水适量冲泡,加入红糖焖盖15分钟后,频频饮服,每日1剂,痢止后停用。
功用:健脾理气,解毒止痢。
本方中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功能消食化积,炒焦后有止泻作用。辅以行气、调中、止痛之木香,甘缓和胃之食糖,解毒清热之红茶,共奏行气健脾解毒止痢之效。主治下痢赤白,腹痛里急后重者。
宜忌:湿热痢疾、发热、烦渴、舌红者忌用。
方源:《河南省秘验单方集锦》
6.川芎调经茶
处方:川芎、红茶各6克。
服法:上两味共置盖杯中,冲人沸水适量,泡焖15分钟,分2—3次温饮,每日1剂。
功用:理气开郁,活血止痛。
宜忌:体虚气弱及阴亏火旺者忌用。
方源:《简便验方》
7.苏姜陈皮茶
处方:苏梗6克,陈皮3克,生姜2片,红茶3克。
服法:前三味研成粗末,与红茶共用沸水泡焖10分钟,不拘时代茶温饮,每日1剂。
功用:理气和胃,降逆止吐。
本方为治疗妊娠呕吐的常用验方。方中以苏梗为主药,功能顺气止呕安胎。方中配陈皮、生姜、红茶是加强理气和胃之功效。
方源:《药茶治百病》
8.车前苡米茶
处方:炒车前子9克,炒米仁9克,红茶1克。
服法:三味共研细末,每次用3克,白开水调服,每日2次,3岁以下用量减半。另一种方法是上三味加水一汤碗,煎至半碗时,去渣取汁,加入少许葡萄糖或白糖作调味即可。也可将三昧研末,以沸水冲泡15分钟,加入少许葡萄糖或白糖即成。每日1剂,不拘时温服,3岁以下酌减。
功用:健脾利湿,涩肠止泻。
本方中的车前子甘寒,既能利水通淋,又能利湿止泻。苡仁甘淡、微寒,利湿健脾,炒用尤其善长健脾,是一味微寒而不伤胃、健脾而不滋腻的清补利湿之品。红茶利湿润肠,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又能抗菌消炎,对泄泻颇有佳效。三药组成一方而治脾虚腹泻,中肯有效。惟药性平和,效力缓慢,需多服久服方显其功。
宜忌:慢性脾虚腹泻用本方较宜,若因寒湿、湿热(暑湿)或伤食引起的急性腹泻非本方所能胜任。
方源:《药茶治百病》
9.二花参麦茶
处方:厚朴茶、佛手茶、红茶各3克,党参、炒麦芽各6克。
服法:上药共研粗末,以沸水冲泡10分钟,不拘时服用,每日1剂。
功用:疏肝解郁,健脾化痰。
本方主治梅核气。梅核气属中医“郁症”范围,类似现代医学神经官能症中“癔病”之“癔球”一症,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常因情志抑郁,肝气郁结,或忧愁思虑,脾气郁滞,继而肝脾不调,脾失健运,痰湿内生,食积不消,痰气交阻于胸隔之上而成。故治疗当以行气开郁、化痰散结为主,《金匮要略》之半夏厚朴汤为常用药方。本茶剂中厚朴茶辛温芳香,既能行气宽胸,又能化湿消痰。佛手茶,辛苦温,归肝、脾、胃经,其质轻浮,善于疏肝解郁,为治痰气交阻所致的梅核气之良品。橘络苦平,人脾、肺,行气化痰,和络止痛。麦芽甘平,人肝经疏肝解郁,人脾胃消食化滞。上四味理气疏肝为主,兼有化痰、利湿、消食之功。在辛甘温诸药中尤加苦寒之红茶一味,即可化痰消食,又起苦降下火之功,制约理气药辛温升散,使之升中有降。本方用量轻灵,药力缓和,这是根据郁症用药不宜峻猛的特点而制的。正如《临证指南》指出,治郁症“不重在攻补,而在乎用苦泄热而不损胃;用辛理气而不破气,用滑润濡燥而不滋腻气机,用宣通而不揠苗助长”。
宜忌:肝郁化火和阴虚火旺者忌用。
方源:《江西中医药》
10.橘朴茶
处方:橘络、厚朴、红茶各3克,党参6克。
服法:上四味共研粗末,放人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10分钟即可。不拘时饮用,每日1剂。
功用:行气解郁,健脾化痰。
本方组成与方义,和“二花参麦茶”基本相似,惟厚朴较厚朴花性偏温燥,燥湿行气,散满消胀是其专长,但有耗伤阴液之弊。本方主治痰气郁结之梅核气。如咽喉异物感,胸脘痞闷,嗳气为适等。
宜忌:气郁化火或阴虚火旺者忌用。孕妇亦当慎用。
方源:《江西中医药》
11.柠檬红茶
处方:柠檬1-2片、红茶3克、白糖少许。
功用:理气和胃,生津止渴。
制饮方法:将柠檬洗净晾干、切片,放人瓷器内加适量白糖腌制,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即可使用。每次用茶3克,柠檬1—2片,开水冲泡,加盖焖10分钟左右,频频服用,每日2—3次。
本方中的柠檬,为芸香科植物黎檬或洋柠檬的果实,主含橙皮甙、柚皮甙、柠檬素、维生素 C、维生素A、维生素E、菸酸、糖类、磷钙、铁等成分。《桂海虞衡志》载:味极酸,功能生津止渴,理气和胃。据药理研究,柠檬所含的橙皮甙、柚皮甙有抗炎作用,适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红茶也具有理气和胃作用,两者匹配,其功效更为显著。且两者匹配在一起,其品质风味更佳。
12.草姜茶
处方:红茶2克,干姜3-5克,炙甘草3克。
功用:温胃散寒止呕。
(责任编辑: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