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叶茶库 > 其他茶类 >

九华茶的历史

时间:2018-07-11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九华山位于长江下游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是佛教地藏王菩萨道场,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一座以佛教与茶文化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 九华佛茶就产于九华山及其周边地区,它是以地方茶树良种优质鲜叶为原料,按照特定工艺加工而成的,其外形扁直呈佛手状。九华佛茶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九华山位于长江下游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是佛教地藏王菩萨道场,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一座以佛教与茶文化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
    九华佛茶就产于九华山及其周边地区,它是以地方茶树良种优质鲜叶为原料,按照特定工艺加工而成的,其外形扁直呈佛手状。九华佛茶历史悠久,其前身是九华毛峰,尤以前山下闵园的闵园毛峰和后山黄石溪的黄石毛峰最为著名,而九华毛峰可以追溯到宋明时期的九华茶。
   (一) 九华茶肇始于唐
    金地藏有一首情真意切的《送童子下山》诗:
        空门寂寞尔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添瓶涧底休拈月,烹茗瓯中罢弄花。
        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
    诗中写到“烹茗瓯中罢弄花”,可见当时金地藏与其弟子们也是饮茶的。但此诗颔联又作“瓶添涧底休拈月,钵洗池中罢弄花。”如果如此,则该诗又与茶无涉。
    南宋陈岩在其《九华诗集》“煎茶峰”诗中自注:“昔金地藏招道侣于峰前,汲泉烹茗。”又注:“广化寺钟楼其上”。由此可知,在九华山有座煎茶峰,其峰在宋代的广化寺钟楼的上面,而山峰的得名是因为金地藏常于峰前汲泉煎茶。陈崖“煎茶峰”诗说明金地藏不仅自己喜欢饮茶,还经常煎茶招待道侣。当然,凭此诗我们还不能确定,金地藏招待道侣的茶是九华山土产茶,还是山外茶。
    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记载:“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 封演是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其生活时代与金乔觉大致同时。江淮泛指江南、淮南,是唐代茶叶的主要产地。其时,安徽的霍山黄芽、潜山天柱茶、宣城丫山横纹茶、祁门方茶,都是当时的全国名茶,而作为江南名山的九华山产茶也不足为怪。
    茶供佛徒坐禅驱睡和招待香客、游人,在佛门被广受欢迎,寺院僧人饮茶成风。九华山地处盛产茶的江南,于盛唐、中唐时种茶是极有可能的,九华山上僧人饮茶更是理所当然。
 
    (二)九华茶初兴于宋
    南宋时的左丞相周必大遍游九华,曾撰写《九华山录》,他游九华,“至化城寺,……谒金地藏塔,……僧祖瑛独居塔院,献土产茶,味敌北苑”。北苑在建州建安(今福建省建阳县),所产龙凤团茶专供皇家,是有宋一代最脍炙人口的名茶。周必大在品尝九华山土产茶后,评价其滋味可与以北苑茶媲美。显然,宋代九华山不仅产茶,而且茶的品质优异,甚至接近当时最负盛名的北苑贡茶
    陈岩《九华诗集》“茗地源”诗有:“暖风吹长紫芽茎,人向山头就水烹。”并自注:“晏生岩北溪上,产茗味殊佳。”可见,九华山晏生岩北溪上所产茶,其味尤佳。陈岩此说与周必大的评价相一致,由此足见宋代九华山之茶以其卓越的品质而崭露头角。
    然而,宋代九华山所产是什么样的茶?宋代茶主要分片、散两类,此外尚有用散茶磨制而成的末茶。所谓片茶,也就是团饼茶,以建州的龙团凤饼贡茶最为著名。所谓散茶,乃为不经捣、拍的蒸青绿茶。北宋,在建州之外,则逐渐改饼为散,连唐时最著名的生产阳羡贡茶的义兴也改生产散茶。南宋时,虽然宫廷推崇北苑龙团凤饼贡茶,但在民间却开始风尚起散茶来。及至元朝,散茶进一步普及开来。宋元时期,象江西洪州的双井茶、浙江绍兴的日铸茶都是当时散茶中的名茶。九华山也不例外,其茶当为蒸青绿散茶
 
    (三)九华茶驰名于明清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茶录”之“产茶有名者”中有“池州之九华”。
    清代,刘源长《茶史》“茶之名产”记:“九华山有‘空梗茶’,是金地藏所植。大抵烟霞云雾之中,气常温润,与地所植,味自不同。”
    陆廷灿《续茶经》“八之出”记:“《通志》:池州府属青阳、石棣、建德,俱产茶。贵池亦有之,九华山闵公墓茶,四方称之。”
    九华山茶在明清时期已驰名全国,为当时的名茶。明朝初年,朱元章颁旨罢贡团饼茶,客观上促进了散茶的发展。明朝前期,沿续宋元以来的蒸青绿茶。到了后期,除在浙江长兴罗岕还产蒸青绿茶外,已都改生产烘青炒青绿茶。明朝前期的九华茶当属蒸青绿茶,晚明以后的九华茶应是烘青绿茶。据记载,九华山历史名茶有“天台云雾”、“龙池云雾”、“东岩雀舌”、“九华龙芽”、“南苔空心”、“肉身仙茗”等,而据考证,“天台云雾”即现代的“黄石溪毛峰”,“龙池云雾”即现代的“闵园毛峰”。
 
    (四)九华山茶业大发展于当代
    1915年,黄石溪毛峰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这是九华茶所获得的最高荣誉。但随后是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十年动乱,九华山茶业发展缓慢。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九华山的茶业才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本世纪初,九华佛茶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炒青绿茶  烘青绿茶  茶文化  普洱茶  普洱  茶树  工艺  原料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碎铜茶的历史发展
碎铜茶的历史发展
五盖山米茶的历史文化发展
五盖山米茶的历史文化发展
梵净山翠峰茶的历史发展
梵净山翠峰茶的历史发展
乌龙茶的历史沿革
乌龙茶的历史沿革
红茶的历史沿革
红茶的历史沿革
双山白茶的历史渊源
双山白茶的历史渊源
黄棪茶的历史传说
黄棪茶的历史传说
膨风茶的历史渊源
膨风茶的历史渊源
沱茶的历史形态探微
沱茶的历史形态探微
云南普洱茶的历史渊源
云南普洱茶的历史渊源
中国黄茶的历史文化和黄茶的品
中国黄茶的历史文化和黄茶的品
中国白茶的历史渊源以及中国白
中国白茶的历史渊源以及中国白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