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茶叶的滋味是一种多味的协调综合体。茶叶呈味物质主要是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茶黄素、茶红素等)、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类、有机酸、水溶性蛋白质及芳香油等物质。不同茶类里这些物质的种类、含量及比例的不同和改变,都会深刻地影响着茶汤的滋味。茶汤的四种主要滋味及对应的呈味成分:
1、茶汤中的【涩】味
涩味是茶汤中最主体的风味, 喝茶人经常提及:“不苦不涩不是茶”。仅仅从“涩”字面上却难以理解涵盖茶汤这种主体风味的丰富性。人们评价茶汤滋味常说的词语,如“浓”,“醇”,“强”,“和”,其主要都是指涩的强度与类型。
茶汤中的涩,被认为主要是由多酚类物质中的儿茶素类引起的,特别是酯型儿茶素,其组合和浓度,不仅构成涩味主体,也是茶汤浓淡、茶叶品质优劣的主体物。一些茶汤入口引起的涩味主要是由于酯型儿茶素与口腔黏膜蛋白质反应形成不透水物质,引起收敛。另外,茶多酚含量高的茶汤中茶味浓,茶多酚含量过低或茶多酚氧化过度则茶味淡。
2.茶汤中的【苦】味
咖啡碱是茶汤苦味主要呈味物质,由于其遇热易挥发性,因此在茶叶多次冲泡过程中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在茶汤中,咖啡碱与大量的儿茶素类物质形成氢键络合物,这种络合物减轻了单一存在的苦味和涩味,使茶味醇和。干茶中如果多酚类和咖啡碱这两大类物质的含量都很高时,茶汤并非是又苦又涩,相反茶汤浓醇鲜爽并带收敛,是优质茶的标志。
茶皂素是粗老叶比幼嫩芽叶含量多,所以粗老叶制成的茶叶,有严重的粗青味,而且往往回味带苦。
3.茶汤中的【鲜】味
氨基酸是组成茶叶鲜爽味的主要物质。茶叶中的氨基酸种类丰富,各种氨基酸显味的性质均不相同。如占茶叶氨基酸总量50%的茶氨酸,它的鲜爽味特别高,能缓解茶的苦涩味,增强甜味。嫩茶茶氨酸含量高,故滋味鲜爽;春茶、名优茶、高山茶的氨基酸含量高,滋味清鲜爽口;夏茶、粗老茶的氨基酸含量低,故鲜爽味差。氨基酸与茶多酚共同形成了茶的“鲜爽”味。所以酚氨比(茶多酚与氨基酸的比值)是评价茶品质的一个常用而重要的指标,在茶多酚一定含量下,以酚氨比值越低代表茶叶品质越好。制绿茶的原料要求氨基酸含量高,茶多酚含量适当低些,即酚氨比小些,一般不超过10,则成茶滋味鲜爽醇和。红茶的原料要求茶多酚含量高些,酚氨比大些,一般在8以上,则成茶滋味浓强。
4.茶汤中的【甜】味
部分氨基酸、儿茶素、茶红素也对茶汤甜味做出贡献。茶中的一些氨基酸类除了表现鲜味外,也表现甜味,包括茶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等,D-苯丙氨酸还表现出强甜味。值得一提的是,红茶及普洱茶中的茶红素也带有甘甜味。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