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叶茶库 > 其他茶类 >

武夷“岩韵”的由来

时间:2018-08-16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武夷岩韵的由来 在笔者所读到的民国以前的茶著、茶文中,至今尚未发现有论述武夷茶的岩韵二字。 据武夷山茶界前辈及茶农的记忆,岩韵二字的广泛应用于岩茶的品评之中,当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岩韵二字由来,可能是从民国福建示范茶厂林馥泉茶师《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武夷“岩韵”的由来
   在笔者所读到的民国以前的茶著、茶文中,至今尚未发现有论述武夷茶的“岩韵”二字。
   据武夷山茶界前辈及茶农的记忆,“岩韵”二字的广泛应用于岩茶的品评之中,当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岩韵”二字由来,可能是从民国福建示范茶厂林馥泉茶师《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第七章“科学之审评”中的“山骨”、“喉韵”及其“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不知何人出此高度概括之语)中的“山骨”、“岩骨”中衍化升华而来的。
   由此笔者又追溯到元代武夷山茶名“石乳”(见赵孟兆页《御茶园记》、张唤《重修茶厂记》)。元代以前武夷山茶名,多为拟人化、泡后的状态、造型来命名:如叶嘉、晚甘侯、蜡面、研膏、龙团、凤饼、粟粒等。元代茶人将武夷山茶誉为“石乳”,就字面释之,就是将它比作岩石中溢出的乳汁,此当是极为珍贵的奇品。元代善诗词、音律的武夷山人赵若的《通仙井》诗有“石乳沾余润,云根石髓流”(见董天工《武夷山志》)。后人的“岩骨”、“山骨”是否引伸于它?尚无法考定。历史上的名丛谱中,带有“石”字的也不少,有 “石中玉”、“石钟乳”等多个。“石乳”、“岩骨”、“山骨”等而论之,都是一种美好的天然东西,这是其与它茶之区别,须细品之才得要领。后来不知怎么升华为“岩韵”,就使人感到玄乎、奥秘了,引得世人考证、探讨。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普洱茶  普洱  茶叶  岩韵  茶园  历史  茶农  茶厂  茶人  岩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浅谈大益的岩韵
浅谈大益的岩韵
武夷“岩韵”的由来
武夷“岩韵”的由来
武夷“岩韵”的不同说法
武夷“岩韵”的不同说法
“岩韵”是武夷岩茶的独特风格
“岩韵”是武夷岩茶的独特风格
武夷“岩韵”源于岩茶
武夷“岩韵”源于岩茶
武夷“岩韵”的最初的启示
武夷“岩韵”的最初的启示
武夷“岩韵”种种说法的析疑
武夷“岩韵”种种说法的析疑
武夷“岩韵”的主要表现和表述
武夷“岩韵”的主要表现和表述
武夷“岩韵”形成的原因
武夷“岩韵”形成的原因
武夷岩茶“岩韵”的五大表现
武夷岩茶“岩韵”的五大表现
岩韵兰香
岩韵兰香
武夷岩韵的精神特征
武夷岩韵的精神特征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