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我国十大名茶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品质优异,为绿茶中的珍品。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入,深受爱茶人士之喜爱。
碧螺春在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
碧螺春 吓煞人香
碧螺春原名“吓煞人香”,茶友们一定会觉得这个名字怪怪的,是怎么叫起来的呢?
相传在清康熙年间,有一年洞庭东山碧螺峰上的茶树长得特别繁茂,采茶姑娘们采下来的茶用竹筐装不下了,就把多余的茶放在怀中。茶得热气后透出一阵异香,采茶姑娘们争呼“吓煞人香”。
《太湖备考》等史志记载,清康熙三十八年四月,康熙帝南巡至浙江回京,途经苏州,江苏巡抚宋荦以洞庭“吓煞人香”茶进献,康熙饮后大加赞赏,因其茶“清汤碧绿,外形如螺,采制早春”,赐名为“碧螺春”,自此,碧螺春每年进贡,名扬天下。
碧螺春 产地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洞庭东山是宛如一个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洞庭西山是一个屹立在湖中的岛屿。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
由于茶树与果树间种,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造就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天然茶香果味,品质优异。
碧螺春 鉴赏
民间有这样的说法:碧螺春是“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一嫩(指芽叶)三鲜(指色、香、味)自古少”。
碧螺春成品茶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披茸毛,色泽碧绿。冲泡后,味鲜生津,清香芬芳,汤绿水澈,叶底细匀嫩。尤其是高级碧螺春,可以先冲水后放茶,茶叶依然徐徐下沉,展叶放香,这是茶叶芽头壮实的表现,也是其他茶所不能比拟的。
如何鉴别碧螺春:
1.看外观色泽
没有加色素的碧螺春色泽比较柔和鲜艳,加色素的碧螺春看上去颜色发黑,发绿、发青、发暗;如果发现它的绒毛多显绿色,是被染绿了的效果,真的碧螺春应是满皮白毫,有白色的小绒毛。
2.闻香气
洞庭山碧螺春茶叶清香中蕴涵花果香,而假冒劣质的通常会有其他香味。
3.尝口感
洞庭原产碧螺春甘甜、润滑、味醇,回味悠长,而其他的碧螺春则入口涩、苦、淡,无回味,青草味重,甚至个别还有焦糊味。
4.辨等级
碧螺春分7级,芽叶随1~7级逐渐增大,茸毛逐渐减少,从它的这个形体特征,我们可以分辨自己买的碧螺春是哪个等级的。
碧螺春 冲泡
碧螺春一般用上投法冲泡,上投法泡茶,对茶要求较高,细嫩名优绿茶才能用上投法。松散型茶叶不适合,否则,会使茶叶浮在汤面。上投法解决了紧实的细嫩名茶因开水温度太高,破坏茶叶品质的问题。
上投法:先注水后投茶,适用于特别细嫩的茶。
1、往玻璃杯中注入7分满开水,待水温凉至80℃左右。
2、取3至5克碧螺春投入水中,几秒内全部沉入杯底(原地产碧螺春下沉速度快,而其它地方的“碧螺春”下沉缓慢,注意辨别)
3、待杯底茶叶完全舒展,1分钟后即可饮用(别泡太久,好茶泡太久也会涩)
建议大家用玻璃杯冲泡,可观“白云翻滚,雪花飞舞”之景。另外最好使用矿泉水或纯净水泡茶,用自来水会使茶汤氧化发黄,破坏茶汤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