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夷岩茶的制作,除了做菁以外,焙火工艺最为关键,技术性最强。尤其经过热力烘焙后,可以使茶叶外形逐渐紧结,水分也慢慢消散而干燥,使得茶品在保存中较慢氧化,使其易于保存。其中利用焙火的火候可以改善茶叶的香气、滋味,去除菁臭味及减轻涩味,使茶汤芳香甘润。烘焙技术是形成独特的茶汤口感风韵的关键工艺,好的焙火工艺能改善质量、延长贮藏寿命。
清香型岩茶(轻焙火)的表现特点:
传统型岩茶(中、足焙火)的特点:
制作时发酵程度适度(半发酵),焙火程度中,足火。其香气浓郁而平稳,杯底香(挂杯香)好。上品带有花果蜜糖香。滋味醇厚、顺滑,岩韵强而耐泡,茶性较温和、不伤胃。叶底相对无看相,大多是起「蛤蟆皮」。保管储存时间较长,如果是陈放饮用,必须使用此类岩茶。
根据焙火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欠火、轻火、中火、足火、高火、病火。
欠火:
轻火:
中火:
足火:
高火:
病火:
在焙火上,目前,武夷岩茶的烘焙方式有数种:炭焙、电焙笼、焙茶机等。
炭焙法:
炭焙茶是焙茶的最高技术,其操作过程包括:起火、燃烧、覆灰、温度控制等四道工序。将一定量的茶叶放置于竹焙笼内烘焙,利用燃烧木炭发热方式而产生的热度,长时间烘焙。木炭燃烧产生热能可以焙入茶叶深层,渗透到叶茎里面将臭菁味挥发出来。
炭焙茶一焙笼茶叶装满八成,大约3至3.5公斤。全程所需时间视需求而定,最长的需十几个小时。炭焙茶靠嗅觉,所以在焙茶时要去翻动茶叶,根据采用的烘焙温度而间隔不同的时间翻动焙笼内的茶叶,增加茶叶的受热面积,达到平均受热,切记防止温度过高而破坏茶叶表皮。如果茶叶制造过程中的发酵不足或是存放中所产生的杂味,也可以靠炭焙调整去除,甚至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特殊的香味。
从炭焙技术上来说,很多的焙茶师傅的做法不尽相同,其操作技术复杂多变,如茶叶品种、毛茶情况、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市场消费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而炭焙有些独特的优点,燃烧木炭过程中会产生碳酸成份,茶叶吸收之后,碳酸便能够软化水质,但这样的特色只能在中火或足火的茶叶中表现。
另外,茶汤上面会很亮丽,像涂有一层茶油。茶汤风味独特劲道连绵,而焙好的茶底光泽如绸缎,色泽如绿豆壳,而且韧性好又不易断。但如果是茶叶质量不好经过炭焙之后则容易产异味,一旦茶叶吸收异味入内,所烘焙出来的茶质就更差了。
电焙笼:
电焙笼烘焙系由炭焙延伸而来,唯热源改为电热丝加热,与焙茶机相比较,两者俱为传导方式加热。其烘焙步骤与木炭烘焙方式相同,但电焙笼式焙茶确实改正了木炭烘焙过程中的很多缺点,如时间、温度、定温等问题,节省了不少时间。
电焙笼有体积小、不占空间、移动方便等优点。当然也有一些无法避免的缺点,像是烘焙时容易形成条外表受热而深处不易受热,烘焙力度不如传统碳焙。
烘焙机:
焙茶机烘焙系利用电热丝加热靠热风传导进行烘焙,基本上其传热方式完全属于传导加热。利用进气口来吸收新鲜空气,排气口来排除多余热度,机器内部两侧的气孔能使上层与下层的茶叶平均受热,并依照所需要的温度及时间,两者相互配合控制,才能够完全的烘焙。
焙茶机烘焙优点是温度控制最为准确,正负温差很少超出5℃,茶叶平均放置于机器内各层的架子里,利用定时、定温的方式来焙茶。电器焙火机的温度、时间调节,都是自动控制式,茶叶不用翻拌,工作简便。机具操作容易,且省时省力,但主要缺点还是所烘焙的茶叶贮藏性与质量略逊于炭焙或电焙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