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武夷名丛,就不得不提到赤石。据记载,民国时期赤石有常住人口2.6万余,客栈20余家,茶行林立不计其数。茶叶被贩销欧洲北美,东南亚各地,闽南漳泉厦和台湾,还有广东潮汕地区。
那时,赤石的茶老板多是闽南人,他们委托包工头协助经营茶庄。
名丛文化
他们又根据茶本身的故事、传说及茶的产地、叶形、香气、滋味等,为不同的茶冠以不同的“花名”,于是各个茶庄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品牌,每一个茶庄至少主打一到两个品牌,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名丛了。
大红袍生长在九龙窠,原属天心永乐禅寺,四大名丛里,它成名最迟,名气却最大,现在已成为武夷岩茶的代名词。大红袍蕴涵着的佛家文化色彩,还有乌龙茶文化色彩。关于它的命名,有“皇帝”说、“状元”说、“茶婆婆”说等等,不一而足。
铁罗汉
铁罗汉是四大名丛里成名最早的,在宋代贡茶里就有铁罗汉、石乳的品目。
白鸡冠
白鸡冠的母树生长在止止庵,而止止庵是道观。武夷山在清以前是道教名山,止止庵曾是金丹派南宗白玉蟾的修行之地。
在四大名丛中,白鸡冠以颜色取胜。由于其形状仿佛是公鸡头顶上的冠一样,因此得名。白鸡冠成名于明朝并非偶然。白鸡冠是武夷岩茶里颜色特点非常突出的名丛,类似老虎中的白虎,十分稀有。
水金龟
水金龟茶树原属天心寺。清末时,在武夷山牛栏坑的岗顶上,一天山洪暴发引起山体滑坡,这棵茶树随着流水溜到了坡底。坡底属垒石寺,垒石寺僧人见茶树滑进家门,就在树的附近就势凿石设阶。大水过后,天心寺僧人出来寻茶,看见其被垒石寺僧人截获于此,心中不甘,于是两家打起了官司。
这场官司从清末打到民国,打了几十年,仍然没办法结案。
后来,民国有个聪明的县长为此案画上了句号:县长认为,天要下雨是老天的事,并非人力所为,既然是老天爷的决定,天心寺僧人应服从安排,于是将此树判归了垒石寺。
因为这棵茶树从水中来,天心寺与垒石寺为此打了几十年官司,耗费不少银钱,光是诉讼就用了数千块大洋,所以就命名为“水金龟”。
此后,国民党议员施棱到武夷山游历,当地人给他介绍了这个典故,他感到十分诧异,就在水金龟茶树边上的崖壁上提了四个字: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