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以后,饮茶的文人们对茶相对来说比较讲究起来,对制茶方法要求要更加的精致、精细。唐代茶圣陆羽在《查经-三之造》中明确描述出:“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就是先将采摘下来的新鲜茶叶放在甑釜中蒸,蒸好以后拿出来用杵臼捣碎,然后将捣碎的茶叶拍制成茶饼,最后将拍制好的团饼茶穿起来焙干、封存。
当时,在拍制茶叶时有一定的规承:规是铁制成的一种制茶器具,有的是方的,也有的是圆形的;承,又叫做称台或砧,通常承是用石头做成,规和承一起才能完成拍制茶叶的全过程,这也是制作团茶的必然方法。
《查经-六之饮》中记载:“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在这些所有种类的茶叶中,以团饼茶为主。不过,在少数地方,也有散茶和末茶。散茶就是只是蒸制茶叶,但是不将茶叶捣碎;末茶就是蒸制茶叶后将茶叶捣碎,但是不将捣碎的茶叶拍制成茶饼。另外,在个别地方还有炒青茶。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记载:“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觜。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
碧螺春的前身青云坞的小叶茶,其炒茶历史就是始于唐代的。那如何炒制碧螺春的呢?
洞庭碧螺春炒制方法:
杀青
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
搓团显毫
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烘干
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