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叶茶库 > 其他茶类 >

武夷贡茶的历史渊源

时间:2019-11-21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宋时,由于地方官员的争宠,武夷岩茶名声日高,已悄然进入京都皇室,但真正列为贡御之品而生产制作的还在元、明两朝。 元朝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浙江省平章高兴路过武夷山,监制了石乳茶数斤入献皇宫,深得皇帝爱赏。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高兴又命令崇安县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宋时,由于地方官员的争宠,武夷岩茶名声日高,已悄然进入京都皇室,但真正列为贡御之品而生产制作的还在元、明两朝。
 
   元朝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浙江省平章高兴路过武夷山,监制了“石乳”茶数斤入献皇宫,深得皇帝爱赏。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高兴又命令崇安县令亲自监制贡茶,“岁贡二十斤,采摘户凡八十。”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高兴的儿子高久住任邵武路总管之职,就近到武夷山督造贡茶。第二年即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他在武夷山九曲溪之第四曲溪畔的平坂之处创设了皇家焙茶局,称之为“御茶园”。从此,武夷岩茶正式成为献给朝廷的贡品,每年必须精工制成龙团饼,沿着驿站递送进入大都(今北京)。当时御茶园的建筑物巍峨、华丽,完全按照皇家的规格模式设计和构建。进了仁凤门,迎面就是拜发殿(亦名“第一春”殿),还有清神堂、思敬堂、焙芳堂、宴嘉亭、宜寂亭、浮光亭、碧云桥。又有通仙井,覆以龙亭,称之为通仙亭,“皆极丹陛之盛。”
 
   御茶园设有场官、工员。场官主管岁贡之事。后来贡制扩大,采摘、制茶的农户增加到250户,采茶360斤,制龙团五千饼。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崇安县令张瑞本在御茶园的左右侧各建一场,悬挂“茶场”的大匾。元至顺二年(公元1332年),建宁总管在通仙井之畔建筑一个高五尺的高台,称为“喊山台”,山上还建造了喊山寺,供奉茶神。每年惊蛰之日,御茶园官吏偕县丞等一定要亲自登临喊山台,祭祀茶神。祭文曰:“惟神,默运化机,地钟和气,物产灵芽,先春特异,石乳流香,龙团佳味,贡于天下,万年无替!资尔神功,用申当祭。”祭毕,隶卒鸣金击鼓,鞭炮声响,红烛高烧,茶家拥集台下。同声高喊:“茶发芽!茶发芽!”响彻山谷,回音不绝。在回荡嘹亮的喊山声中,通仙井的井水慢慢上溢,甚为奇异。有人解释之当时已是惊蛰,地气温热,加之祭祀茶神时火熏热炙,地温增高,井水渐溢,这是可能发生的现象,“茶神享醴,井水上溢”之说无非增加一种神奇的色彩,并非迷信,无可厚非。茶农因称通仙井的井水为“呼来泉”。
 
   武夷贡茶鼎盛于元朝。元亡明兴,贡茶制度仍沿袭前朝,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皇帝朱元璋诏令全国产茶之地按规定的每岁贡额送京,并诏颁福建建宁(按,武夷山当时归属于建宁府)所贡的茶为上品。茶名有四:探春、先春、次春、紫笋,并下令不得辗捣为“大小龙团”,按新的制作方法改制成为芽茶入贡。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由于御茶园疏于管理,茶树枯败,茶业衰落,武夷岩茶遂免于进贡。御茶园前后经历255年。它的兴废,引起了后人的深深喟叹。编纂《武夷山志》的清人董天工在《贡茶有感》中写道:“武夷粟粒芽,采摘献天家,火分一二候,春别次初嘉;壑源难比拟,北苑敢矜夸。贡自高兴始,端明千古污。”御茶园精制贡茶,取悦天子,源于进献贡茶的北宋蔡襄(曾任端明殿学士),其造成加重茶农负担,理应受到抨击。但由于御茶园悉心栽培和精工制作贡茶,使武夷岩茶品质益精,影响日大,独秀于茶坛,称雄于建州,为世人青睐,被皇帝天子所确认,进一步确定了武夷岩茶正统的高贵地位,其客观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武夷岩茶  生产制作  制作方法  普洱茶  普洱  茶树  茶园  茶农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再来说说普洱茶的历史
再来说说普洱茶的历史
简述斗茶的历史渊源
简述斗茶的历史渊源
禅茶的历史溯源及禅茶精神
禅茶的历史溯源及禅茶精神
普洱熟茶的历史和工艺特点及鉴
普洱熟茶的历史和工艺特点及鉴
七子饼茶的历史渊源你都知道吗
七子饼茶的历史渊源你都知道吗
普洱茶的历史性代表产品有哪些
普洱茶的历史性代表产品有哪些
夏颖说茶:云南中茶的历史
夏颖说茶:云南中茶的历史
港、湿、干三仓收藏普洱茶的历
港、湿、干三仓收藏普洱茶的历
易武茶的历史,易武贡茶的历史
易武茶的历史,易武贡茶的历史
昔归古树茶的历史文化
昔归古树茶的历史文化
中国红茶的历史起源
中国红茶的历史起源
冰岛茶的历史文化
冰岛茶的历史文化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