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型与浓香型的乌龙茶技术界定
时间:2023-12-22来源:未知 作者:玲儿浏览:
次
清香型与浓香型的乌龙茶技术界定: 采用不同的茶叶加工方法所制的成品具有不同的香气特征。乌龙茶的加工方法综合了红茶与绿茶加工方法的优点,兼有半发酵与炒制的过程,成茶带有花香、果香,一般称之为制造香。影响乌龙茶制造香的主要因素为:做青、包揉和烘焙。 1、做
采用不同的
茶叶加工方法所制的成品具有不同的香气特征。
乌龙茶的加工方法综合了
红茶与
绿茶加工方法的优点,兼有半
发酵与
炒制的过程,成茶带有花香、果香,一般称之为“制造香”。影响
乌龙茶“制造香”的主要因素为:做青、包揉和烘焙。
1、做青
“清香型”
乌龙茶与“浓香型”
乌龙茶都要求太阳
晒青。因“清香型”
乌龙茶做青程度较轻,如不经太阳
晒青,则清香难显。相对传统安溪
乌龙茶,“清香型”
乌龙茶晒青程度属中度偏轻,失水率以8%-12%为宜。一般下机前经晾青翻拌3次,下机做青2次,室温20-22度,相对湿度70%。
武夷岩茶,一般做青8-10次,历时6-8小时,做青在室内进行,室温24-26度,相对湿度80%-85%,当室温低于20度时要加温。
2、包揉
包揉在“清香型”
乌龙茶包揉造型
工艺中,总围绕着保鲜保绿,快速成形这条主线,所形成的绿豆状外形,比起传统安溪
乌龙茶蜻蜓头和
武夷岩茶的粗壮条索形,具有较好的商品外观和较高的鉴赏价值。
3、烘焙
烘焙是
乌龙茶的最后一道工序。传统安溪
乌龙茶也有补火
工艺,但补火是为了干燥。“清香型”
乌龙茶文火慢焙是为了使成品香气敛藏,增进
茶香,弥补做青较轻、甜香不显之缺点,所以又叫“烘焙提香
工艺”。
“浓香型”
乌龙茶的典型代表
武夷岩茶,烘焙分毛火和足火。毛火要求高温快速烘焙,提高滋味醇度,发展香气和加深
汤色;足火是通过热化作用,连续长时间文火慢焙,不单是去水保质,且对增进
汤色,提高滋味醇度,促进
茶香,均有很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