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山小种的由来
小种红茶
武夷山保护区中的桐木关,海拔1000米以上,云雾缭绕,从宋朝便是茶叶主要产地,直至明朝末年这里都一直以出产绿茶为主。
明朝末年战火四起,民不聊生,即使深山中的桐木村也被殃及。一只南征的军队路过村子,准备在这里过夜,士兵们把村们们新采的茶青铺在地上当褥子,大家伙儿看了心疼,可只能是敢怒不敢言。
好不容易盼到第二天大军走了,一看,鲜绿的茶青已经蔫了,大部分还出现了红边,已经发酵了。村民们赶紧七手八脚的抢救茶青,有人提出用火烘烤,也许还有救。于是赶紧找了松针和柴火,把所有的茶青进行烘焙……制出的茶也没了卖相,黝黑黝黑的,虽然喝起来味道不错,但总归也只能算是“废茶”。
村长舍了老脸跟商人好说歹说,把这些黑乎乎的茶贱卖了,商人问这个茶叫啥名儿,村长想都没想便来了句“小种红茶”。谁也没想到的是,没过几月,商人便主动找上门来,要第二年所有的茶青都做成这种茶,而且出的价钱比以前的绿茶还高。
自此,“小种红茶”便名扬四海,远渡重洋,这款中国人不喝的“废物”,成为了英国皇室的宠儿。
正山小种外传
红茶皇后
通过海陆丝绸之路,正山小种远渡重洋进入了欧洲,这种昂贵的中国茶,很快成了欧洲皇室的宠儿。
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将“正山小种”红茶作为嫁妆,带入英国皇宫,这种艳如红酒、味道香甜的被叫做“红茶”的液体,带着东方神秘的光环迅速风靡整个宫廷,成为一种奢华和尊贵的象征。后来这位酷爱中国红茶的凯瑟琳皇后,得了“红茶皇后”的美称,红茶也在英国扎下了根,逐渐演化成“英式下午茶”文化。
世界文学史中永存
乔治·戈登·拜伦,英国独步古今的天才诗人,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的不仅是优美的诗歌,还将中国的茶也编写了进去。
《唐·璜》中有这样的一段文字:
我觉得心儿变得那么富于同情,我一定要去求助于武夷的红茶(BOHEA),真可惜,酒却是那么的有害。因为茶和咖啡使我们更为严肃......
感谢诗人用浪漫的语言让正山小种永远保留在世界文学史中!
我喜爱红茶,因为如今已风靡世界的它,根系华夏。我喜爱红茶,爱它淳朴而略显粗糙的条索,爱它哑光的黑色中渗出的岁月痕迹,爱它弥漫开的淡淡桂圆香,爱它静腻在水边的金色光圈给人含蓄低调的美,爱它入口的苦和舌根的甜……希望,我的后辈,后辈的后辈还能尝到这个味道,来自大山、来自历史的最初、最纯、最干净的红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