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叶茶库 > 其他茶类 >

武夷山涧寻老枞茶

时间:2016-09-02来源:海峡茶道 作者:陈勇光浏览:
原本以为武夷山上百年的老茶树并不多见,然而深入探寻,才发现武夷山被称为藏龙卧虎之地,却是不虚,那些老茶树本就遍布于山涧之中。 让我们一起探访它们的生长之地。 与云南的普洱乔木茶不同,一百年的茶树在云南可以长得很高大,同样树龄的茶树在武夷山却往往不起眼,因为在武夷山的茶树多为灌木型和小乔木型,只是树干比普通的茶树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原本以为武夷山上百年的老茶树并不多见,然而深入探寻,才发现武夷山被称为“藏龙卧虎”之地,却是不虚,那些老茶树本就遍布于山涧之中。
让我们一起探访它们的生长之地。
与云南的普洱乔木茶不同,一百年的茶树在云南可以长得很高大,同样树龄的茶树在武夷山却往往不起眼,因为在武夷山的茶树多为灌木型和小乔木型,只是树干比普通的茶树要粗一些、叶片略有些区别。因此,武夷山的老茶树往往被称作“老枞”,如老枞水仙。
九龙窠,因为有六颗母树而闻名,即使母树大红袍的具体树龄已不可考究。然而,作为经典的代表,那崖石上的茶树,正是武夷老茶树的代言人。
在九龙窠的附近,有著名的鬼洞。鬼洞是武夷山茶树的发源地,“福建省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区”就设在这里。 鬼洞并不是一个洞穴,而是一处生态环境非常优异的山谷,据说下雨时候,整个山谷中云雾弥漫,所以有“鬼洞”之名。
 
造化钟神秀,此处的老茶树比较多,各式各样的品种非常丰富。铁罗汉、白鸡冠等许多名枞都生长在那儿。上百年的白鸡冠茶树,其貌不扬,淡黄色的新芽,绿色的老叶,充满了传奇色彩。
正如当地人所说,其他叫不上名字的老茶树,也还多着多呢。
每次走访武夷岩茶,必定要到三坑两涧,这是岩茶最值得称道的核心产区,是“正岩”中的“正岩”。牛栏坑、慧宛坑、大坑口、流香涧、悟源涧,每一个坑涧都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原来被称作云坑雾涧,说得正是得天独厚的天然环境。
温漉漉的崖石之下,老茶树的根扎得正深,武夷天地的甘露石乳滋养着这些天地的精灵,兰花开,溪水潺。
我们的寻访从马头岩开始。马头岩,五石骈列,势如五匹骏马竞奔,故名之,或称五马奔槽。又因此岩是由磊石纵横堆垒而成,又名磊石岩。崖石下则是磊石道观,盛产于此地的肉桂在业界颇有名气。
从马头岩再往悟源涧的方向走,被称作毛丝窠与弱丝窠的地方,还发现有成片的老枞水仙。
老枞之味,武夷山甚多茶人爱之。外省也有一群特别爱好岩茶的人们,为了老枞的细腻柔美,不远万里来寻找它的踪迹。老茶树之中,以老枞水仙最具代表性,其他品种如肉桂,往往生长年份不长,多因虫蛀或衰亡而不能长成百年老树。
 
上年份的老枞水仙,其成品茶品质优异,水路细滑,入口即化,香气细腻若有竹叶或青苔的气息,岩韵的表达以一种委婉、厚实的形式出现。
老枞生长的位置很关键,如果不是很好的地理位置,没有充足的水份,老丛还会因为干旱的年份或营养不良、病虫害等原因而不能长久成活。
在弱丝窠有几垄长得特别高的老枞水仙,可谓老枞兼“高枞”,是天心村老陈家的茶树。这些茶树看起来非常高大,水仙品种因为是小乔木型,所以在外型上比别的品种要更加高大显眼。
来的时候正在“客土”。所谓“客土”,即是将茶树下的旧土换成新鲜的砾壤和红壤。每一年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成本也高。老陈介绍,这样子茶树才会长得好,成品茶的底质也会好。
老陈的老枞水仙,要比其他人的老枞水仙长得高。这是因为他独特的培植方法——尽量让让茶树自然生长,不过于修剪,这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尝试。虽然这样,茶树的产量会变少,然而根据老陈多年来的经验,茶叶的品质却变得更胜一筹。
 
我们在流香涧,一路可以看到许多高于普通茶树的老枞,从品种上来看,多为老枞水仙。
在慧宛坑,流水潺潺的溪边,有一排枝叶茂盛、树龄数十年、树高三四米的老枞水仙。老茶树的叶片上面都长满了青苔,细嫩的叶芽也显得很有生机。如果采摘一片茶叶,轻轻嚼过,口内就会留下很久的回甘,久久不会停息。
慧宛寺附近有很多茶园,就在看似普通的茶园里,会突然冒出一两颗特别高的老茶树,它的高度要比周围的茶树高出两三倍,显得鹤立鸡群。对着这些茶树,你会一下子生出崇敬感,他们用了更长久的岁月,去生长、去展现或忍耐。
在慧宛寺的后院,就有一颗年龄很老的老枞水仙,树体已然空心,显得更加苍老。就因为树体的空心,也见证了茶树的年龄——如果是实心的主干,即使显得大,也有可能是因为土壤或气候的原因,而不见得就是实在的树龄。
台湾的曾至贤老先生一直在寻访武夷山的老茶树以及已经慢慢消失的武夷茶的历史踪迹,据他介绍,四大名丛中的水金龟老茶树在牛栏坑,还看得见,只是已不是原来的母株了。
四大名丛中另一位名旦——半天夭老茶树,还在三花峰,正在修养生息中,这两年已经停采,茶农每年都要爬上去加土培养。
另外,在竹窠,还有金钱的母树;从马头岩到天游峰的路途中间,则有白牡丹的母株;在武夷山的大王峰顶,还有一些难得的老茶树。
 
我们继续寻访,在大王峰下水光石后,止止庵的祖师殿前,也有三四棵老枞水仙,只是枝叶非常稀疏,然而从茶树身上,就可以印证这座道家南宗祖庭的过往。止止庵建于晋代,晋、唐、宋都有名道在此修炼。清朝董天工编的《武夷山志》写道:“武夷山千崖万壑之奇,莫止止庵若也”。
南宋名道、止止庵的祖师爷白玉蟾特别喜欢白鸡冠,他曾形容白鸡冠“功效如神”,他在一首茶诗中写到:“味同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身轻便欲上天衢,不知天上有茶无。”真谓得到茶味三昧。
在武夷山天心寺的茶室里,搜集了一颗已经枯死的百年老枞水仙的样株,主干粗壮,布满青苔,依稀可见当年的风采。
在盛产水仙的武夷竹窠,当年有一些老丛水仙,现在幸存下来的并不多了。在这些老丛茶树身上,就有很特别的正岩老枞滋味,或称竹香,或称青苔味,总之使人难忘。
 
武夷山另有一地盛产老枞水仙,也就是很多人都熟悉的吴三地。吴三地名字的由来和当地老枞水仙的种植年份一样,有些扑朔迷离。吴三地,或是因为吴姓家族而名。
在前两年,吴三地的很多老枞水仙就已经闻名大江南北,在市场上往往可以卖出很高的价钱。吴三地的老枞水仙枝干特别多,生长得很好,茶树一颗连着一颗,显得非常有规模。
武夷山的邻县建阳与建瓯,是北苑贡茶诸多产地与制作地,我们已经很难找到千年前留下的遗迹,然而那些上百年的老枞水仙,却在这里生长繁育,默默诉说这里发生的一切。
百年老枞,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里,可以卖出上万元的价格。说起来也不算是一种炒作,而是茶本身的品质决定的。
 
不管是市场的反映,茶客的口感,或是茶农的种植经验,我们可以看出,老茶树并非没有经济价值与内在品质,反倒更有其独到的一面。
老枞岩茶因为产量较少,所以就很难喝到。五六十年代和改革开放初期,在新植一些茶树的时候,有些老枞茶树就没有留下来,很可惜。那时候,人们还不太知道这些看似产量不高的老茶树,往往具备很独特的滋味和更高的市场价格
武夷山天心村茶农老陈,现在也越来越开心。因为他们的茶叶再也不愁卖了,人们知道他们家有老茶树,价格自然可以更高。即使是贵出一半的价格,仍然有很多人喜欢这些独特而稀少的茶。
探访结整,我们再次喝一款百年的老丛水仙,其条索苍老,却油润有光。干茶有着类似饼干一样天然甜香,茶汤清澈透亮,似乎能够沁出油来。品饮,每一口都是珍奇,后味的时候,用不着吞咽,茶汤是细细滑下的。
 
茶的生津回甘特别快,只需要一小杯,二十秒不到的时间,就能够直接感受到舌底生津。在这样的茶汤中,更明显感受到的是茶对身体的冲击力,身体也暖和起来,有着春天一般的温煦。饮至满嘴甘香,感慨大自然赐于我们的佳品。
老枞为什么好喝?假使在化学成分上找不到答案,我们也可以从天赋的本质上去寻找答案,这正是天地灵气滋润的茶。如果在武夷山这个地方,除了因为需要提升产量而进行种种技术尝试之外,也更需要去保护这些老茶树的资源,因为在它们的身上,记录着这里久远的历史与自然的魅力。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母树大红袍  武夷岩茶  茶的历史  白牡丹  大红袍  普洱茶  普洱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今年6月“万里茶路寻源”荣获
今年6月“万里茶路寻源”荣获
红茶有助血管放松
红茶有助血管放松
经常喝茶能防蛀牙
经常喝茶能防蛀牙
有机茶园中黑刺粉虱的防治
有机茶园中黑刺粉虱的防治
白茶抗氧化功效竟然是绿茶的三
白茶抗氧化功效竟然是绿茶的三
以下这些人群最好喝红茶
以下这些人群最好喝红茶
晚上喝茶时要少放茶叶
晚上喝茶时要少放茶叶
茶里有四季
茶里有四季
贮存茶叶谨防受潮受热而窜味
贮存茶叶谨防受潮受热而窜味
云南邦东制茶规范的缔造者——
云南邦东制茶规范的缔造者——
红茶的栽培介绍
红茶的栽培介绍
普洱茶行业用信息不对称赚钱有
普洱茶行业用信息不对称赚钱有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