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叶茶库 > 其他茶类 >

龙须茶的产地和制作工艺

时间:2023-08-09来源:中国茶文化传播联盟 作者:绿茶味浏览:
龙须茶的产地和制作工艺介绍如下: 产地 龙须茶产于福建省崇安和建瓯两县,以武夷山麓八角亭所产品质最佳这里茶树多种植在土壤肥沃的园地上,茶树长势旺盛,芽梢长而肥壮,适制龙须茶。 制作工艺 龙须茶采制工艺独特,技艺高超,成品既是名茶,又是美观别致的工艺品。清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龙须茶的产地和制作工艺介绍如下:
    产地
    龙须茶产于福建省崇安和建瓯两县,以武夷山麓八角亭所产品质最佳这里茶树多种植在土壤肥沃的园地上,茶树长势旺盛,芽梢长而肥壮,适制龙须茶。
    龙须茶采制工艺独特,技艺高超,成品既是名茶,又是美观别致的工艺品。清《续茶经》中对其采制方法也作了简明的叙述:“摘初发之芽一旗未展者,谓之莲子心。连枝二寸。剪下烘焙者,谓之凤尾龙须。”每年谷雨后至立夏前,采摘新梢长达10--13厘米的一芽三、四叶为原料采摘对应顺序轻放,及时送厂加工处理。加工工艺主要有萎凋杀青、揉捻、理条扎束、干燥、装箱六道工序。
    萎凋
    萎凋是形成龙须茶品质的前提。将采回的芽梢薄摊在竹席上,放置在室内进行自然萎凋,或先在室外进行日光萎凋后再行自然萎凋。当含水量达70%左右,叶片呈半柔软状态,手持茶梢基部,前端二片叶呈下垂状态。叶面光泽消失,清香透露,即为适度,
    杀青
    目的是破坏酶的活性,停止萎凋过程发生的理化变化,蒸发水分。采用手工杀青,锅温控制在300℃左右,每锅投叶量700--1000克。当叶片和茶梗转软,折梗不断,清香显露。即为适度。杀青叶乘热揉捻,揉至叶卷成条,茶汁外溢即为适度。
    理条扎束
    理条和扎束是龙须茶独有的工序,是龙须茶造形的关键过程。扎束技术的好坏和速度的快慢,左右着龙须茶的品质风格。
    具体操作先将经摊凉、茶汁尚未干的揉捻叶,一一理直,整齐平放在竹匾上,宽约10厘米左右,分上、下两层,长的茶条放下层,短的放在上层,将短碎的茶梗和叶片,搓成长约2—3厘米的椭圆形的小球,夹在上下层之间,尔后两端用红色或绿色的丝线扎篮,用剪刀将基部修剪整齐,再将两把合并 (单束的不合并),中间用另一色丝线扎紧。扎束时动作应迅速,以防茶汁蒸发不易粘结成形,捆扎的松紧 应适度,否则难以形成美观别致的外形。
    干燥
    干燥是炒制龙须茶的最后工序,也是最复杂最费时的工序。干燥得不当,烘温掌握得不妥,都将直 接影响龙须茶的外形色泽、内质和干湿均匀程度。干燥的特点是分段进行烘焙,长时低温烘焙,多次摊凉 回潮。全程共分初烘、再干、摊凉回潮、补火、再摊凉回潮和复火六个过程。初烘由生产厂家进行,其他几个过程均由收购部门集中处理。
    初烘
    烘温100℃左右,每笼投叶量2000--2500克,烘时将茶束按顺序分层间隔放置,翻拌时应离火 在另一空焙笼中进行。当供至六成干,茶束表面已有明显刺手感,下烘摊凉,叶质稍转软,送交收购站。历时4小时左右。 再干:收购进的龙须茶应立即进行再干,以防茶干度不足而变质。
    再干的原则是:低温慢烘。烘温60—70℃,投叶量3500克--4000克,每隔2小时翻拌一次,全程翻动20余次、历时二昼夜。
    摊凉回潮
    目的是使茶束内的水分重新分布,以防因表干里湿引起的劣变,摊凉时间通常在24小时左右。
    补火和复火
    均在低温下进行,中间再经过一次 摊凉回潮过程。烘温60--70℃,投叶量3500--4000克。通过文火慢烘达到足干的目的。龙须茶加工全过程历时长达5个昼夜左右。
    装箱外运
    复火结束经摊凉即可装箱,装箱时茶束必须按顺序排列整齐,动作要轻巧,以防碰碎茶束。每箱重19公斤,约1500--1600个茶束,装毕外运待售。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八角亭  普洱茶  普洱  茶树  工艺  原料  杀青  炒制  萎凋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普洱茶熟茶制作工艺
普洱茶熟茶制作工艺
普洱生茶制作工艺
普洱生茶制作工艺
教你轻松识出普洱何种工艺制作
教你轻松识出普洱何种工艺制作
普洱茶的干燥工艺
普洱茶的干燥工艺
普洱茶越陈越香你的工艺正吗?
普洱茶越陈越香你的工艺正吗?
十三道工艺诞生一只青花瓷杯
十三道工艺诞生一只青花瓷杯
熟茶发酵工艺流程
熟茶发酵工艺流程
茶膏简史和工艺
茶膏简史和工艺
普洱熟茶口感欠缺是工艺的缺陷
普洱熟茶口感欠缺是工艺的缺陷
普洱茶黑科技—醒茶工艺
普洱茶黑科技—醒茶工艺
祁门工夫红茶工艺
祁门工夫红茶工艺
紫砂壶常见的线条装饰工艺
紫砂壶常见的线条装饰工艺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